区人民法院召开“学习二十大 重温党史忆初心”交流分享会

2023-03-24

  通过实地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区人民法院青年团员在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份份厚重的历史材料、一个个复原的历史场景中,与革命先辈展开一场跨时空对话,在探寻红色记忆中感悟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行动的力量。
  为持续推动青年干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心走实,近日,区人民法院召开“学习二十大,重温党史忆初心”交流分享会。
  青年干警跟着中共一大纪念馆形象宣传片,再次走进兴业路76号,重温革命先辈们走过的艰辛岁月。
  通过实地访学、共读党史、重温誓词,4位来自不同岗位的青年干警联系新时代新征程上海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用青年话语,发时代先声,立青春之志。
  倪晓琳 团委书记审判监督庭法官助理
  2月底,通过实地瞻仰学习,我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发展壮大。作为法院干警,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法院工作,敢担当、有作为。从法官助理角度,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以高效的司法服务,满足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的实际需求。从审判管理角度,在传统办案模式向全面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转变的阵痛期,要发挥好沟通、反馈的职责,让办案人员享受到数字赋能成果。从团委工作角度,如何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为青年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将成为新一届团委的任务和挑战。我们将答好组织“必答题”,带领杨法青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李艺淳 团委副书记司法行政装备科司法技术人员
  从珍贵文物和历史还原的场景中,我感受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的奋斗脚步,我将进一步汲取奋进力量,砥砺前行。今年是上海法院数字改革赋能,推动数字法院建设的关键之年。作为一名司法技术岗位的青年党员,我将继续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持续为一线审判,做好、做细、做实服务保障工作。近年来法院的信息化工作借助数字新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将紧紧围绕“数字赋能”目标,以审判人员的获得感为落脚点,以软硬件微创新为依托,以全流程网上办案交流群为纽带,持续探索数字化改革与审执工作的深度融合,让数字新技术真正成为法官办案和行政管理的有效助力。
  江豪骏 团委委员司法警察大队司法警察
  一件件泛黄的藏品,无一不在我耳畔叙述着革命先辈们为理想而奋斗的点点滴滴,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作为一名团干部,一名青年干警,我将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在应急处突中队的管理岗位上,我将继续组织青年干警定期开展安保安全工作培训,不断完善AED心肺复苏急救等课程,助力提升我院处突干警及安保人员的防控联动能力、舆情应对能力、紧急救援能力。今后,我将持续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用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开展司法警务工作,不断提升警务保障能力,筑牢法院安全防线,为新时代杨法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陈荟霖 团员青年办公室司法行政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全面擘画未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前景的伟大宏图,为法院青年干警部署了任务,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坚定初心使命,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中国式”这个关键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筑牢政治忠诚。要从工作实践中强化使命担当,把对党的忠诚和干事创业的决心转化为公正司法的责任心,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从砥砺奋斗中展现青春风采,主动跳出“舒适区”、逃离“避风港”,充分发挥青年人的优势,奋力在新征程上不断开拓新境界、实现新跨越。
  座谈会上,两位青年法官围绕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干警如何发挥使命担当等方面,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们的工作经验。

  费敏蔚 第一届院团委书记、第四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提名奖
  如何充分凝聚青年智慧、发挥青春力量,把团工作更好地融入到服务人民城市建设和法院中心工作中来?
  一方面要凝聚力量。法院不缺乏有能力、想作为的青年,要想方设法将这些各有所长、一身武艺的青年干警团结起来,才能打开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挖掘潜力。不能让青年干警做“井底之蛙”,“本领恐慌”不是一件坏事,在意识到自身不足的前提下明确提升的方向,必将有益于青年干警的成长。
  法院青年如果想跳出工作“舒适圈”,在面对每一次的岗位变化、身份转型时,如何充分利用所在岗位的职业优势来锻炼自己?
  “一专多能”越来越成为法院工作对青年干部的要求,我先后在四个不同的部门从事截然不同的工作,但历经过磨合的阵痛后,得到的能力提升是全面的。法宣、信息工作,让我对法治宣传、司法调研有了全新的认知;成为审判团队负责人后,我利用多岗历练的优势统筹协调案件审判与司法延伸,在“办好案”的同时实现了团队在论文撰写、信息报送、法治宣传上的“多点开花”。

  韩慧 刑思社社长,区人民法院“邹碧华式的好法官好干部”
  现在法院对青年干警的要求已经不再仅限于埋头办案,而是要同时具备良好的调研能力,对青年同志提出更高要求,那么我们如何平衡办案与调研工作?
  岁月莫向闲里过,成功须向勤中求。法院仍然面临着案多人少的矛盾,只能向“八小时外”借时间,特别是青年干警要趁年轻多做调研。工作中要做有心人,每年我们都要经手几十甚至上百的案件,要学会抓住实务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研究成果。这对于办案者来说,是事半功倍的捷径。

  现在的青年法官助理多是学院派,社会经验不足,如何让日常办案过程和审判结果,更好地符合人民群众朴实的公平正义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贾宇院长在全市法院院长会议上所说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学会用当事人的视角看待法院工作,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把确保“三个效果”有机统一作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顺应人民群众的正义感情,在办案中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
  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姚伟对青年干警成长成才、担当作为提出了三点希望:
  要更想为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立足司法实践,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法院事业中、践行于具体工作中。
  要更有为
  紧紧围绕“政治建设引领、司法质效为本、数字改革赋能”总要求,提升高质效办案的本领,深化数字化赋能,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杨浦实践。
  要更敢为
  敢于突破思维定式,用创新精神指导实践,带头作团员、青年的表率,为我区争创人民城市建设样板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区人民法院青年干警将立足新起点,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伟大建党精神成为青春奋斗的方向和引领干事创业的坚实底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奋力推进区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增添青春色彩。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