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聚专业技能 提质师资建设——张生泉戏剧工作室杨浦区师资培训教研活动

2023-03-22

  近日,杨浦区“十四五”教师培训课程《中小学戏剧教育的教学与协作》暨张生泉戏剧工作室杨浦区师资培训教研活动于区少年宫顺利开展。
  为助力一线戏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本次学习研修活动特邀上海戏剧学院名师团队授课。上午由糜曾教授、陈新煌老师授课,下午由范益松教授、赵静老师授课。教研活动以“声台形表”专业技能为切入点,从不同维度推进戏剧教育课程开发,破解戏剧教育难题,提升戏剧教育专业度,促进戏剧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好“戏”开场,精彩纷呈
  活动伊始,资深儿童戏剧编导陈新煌博士以戏剧工作坊的形式,带领学员们在“橡皮泥”“zip-zap”等戏剧游戏中唤醒自我、解放肢体、释放天性。在陈老师风趣幽默的讲授中,学员们从单人表演过渡至集体表演,体会交流与行动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在共情与共鸣中感受戏剧的力量。
  有“戏”教育,拓宽视野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原副主任糜曾教授在训练中拓宽了学员们的戏剧视野,丰富了戏剧教学方法。糜老师强调:“表演是研究人的艺术,表演时要以生活为源泉,遵循‘以假当真、假戏真做、戏假情真’的创作原则。最好的演员是儿童,我们应当重视戏剧教育的重要性,助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戏”聚人生,终身修为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著名剧作翻译家范益松老师聚焦“形体训练”,提出将非文本戏剧的训练方法应用于中小学戏剧教育,带领学员完成了“站队列”“虎克船长”“定格画面”等戏剧游戏。范老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强调戏剧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精神,要做到“终身修为”,用戏剧引导学生陶冶情趣、完善人格,努力做一个充满创造力、活力、生命力的戏剧教师。
  人声入“戏”,绽放自我
  上海戏剧学院的赵静老师指出:“台词是建立在说话上的语言艺术,熟练运用语言技巧,才能驾驭各种各样的语言情境。”赵老师从台词的四大基本技能入手,有针对性地对音量、音调、力度、节奏四项专业内容逐一突破。在“狗喘气”“口腔操”“绕口令”等语言技巧基本功练习中,学员们逐渐掌握了呼吸、发声和咬字的方法,打开了语言艺术的大门。
  本次培训聚焦中小学戏剧师资培养难点、重点问题,进一步提高戏剧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戏剧教育的专业度。学员们在训练中拓展了艺术视野,丰富了教学手段,对戏剧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学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教学中将学以致用,让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戏剧课堂、走上戏剧舞台。
  新时代,新征程,张生泉戏剧工作室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助力教师成长,探索为全区少年儿童戏剧教育服务的实施路径与平台,点亮戏剧教育的美好明天。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