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空间”到“促共建”——社区规划师助力打造党建微花园

2023-01-30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享有高品质生活,近年来区规划资源局积极发挥社区规划师专业力量,助力我区12个街道深入推进社区更新工作,同时通过社区规划师构架起政府和社区居民的沟通桥梁,进一步拓展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规划的途径,让群众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区规划和更新工作中来。此次,以江浦路街道社区规划师匡晓明教授团队为例,近距离了解社区规划师团队是如何生动实践人民城市理念,推动江浦路街道“一脉三园”完成从简单的空间营造到党建引领社区共建的转变。
  江浦路街道辽源花苑,由辽源西路190弄、打虎山路1弄和铁路工房三个原本独立的老小区“破墙合体”而来。2018年,我区首创社区规划师制度,在区规划资源局的牵头下,同济大学匡晓明教授团队作为结对江浦路街道的社区规划师队伍,为小区的有机更新提供了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支撑,“一脉三园”规划方案让三个“老破小”的旧小区,成为了如今“小而美”的新家园。
  2022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社区规划师全面参与党建微花园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区规划资源局的统一组织下,匡晓明团队协助江浦路街道完成了辽源花苑党建微花园的更新方案设计,同时将参与式规划理念融入项目全过程,从“营空间”到“促共建”,和社区居民们一起完成了一次党建微花园的共建行动。
  重过程 搭建方案商讨平台,推动参与式设计
  在党建微花园方案设计初期,通过区规划资源局牵线搭桥,社区规划师团队与江浦路街道对接党建微花园建设相关需求。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后,区规划资源局和社区规划师团队又通过参与式设计工作坊的形式,认真听取居民关于小花园场地存在的问题和意见诉求,积极采纳居民的建议,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完善,相关细节设计更是数易其稿,最终得到居民的充分认可,确定为正式实施方案。
  组队伍 在地性培力赋能,成立志愿者队伍
  结合微花园的空间载体特征,社区规划师团队一方面发挥内部景观设计师的专业优势,选派有绿化植栽经验的人员参与微花园的营造,另一方面始终注重在过程中挖掘社区种植达人和绿化爱好者,并通过与社区居民交流绿化种植经验,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最终这些居民走到了一起,成立了社区绿化志愿者队伍,为党建微花园后续的可持续维护奠定了自治基础。
  共营造 陪伴式社区营造,增强社区认同感
  在党建微花园的场地清理、枝叶修剪、绿化植栽、盆景摆放、小品点缀等施工环节,社区规划师们和社区绿化志愿者队伍、热心居民、儿童等一起动手,不时在现场共同商议和协调处理相关施工问题。通过全过程的陪伴式社区营造,带动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增强在地居民的主体性意识和社区认同感。
  促共建 党支部结对联建,共建可持续机制
  社区规划师团队中的多名规划师都是同济规划院第七党支部的党员,近年来深度参与了江浦路街道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建设多个项目。为探索形成可持续的运作机制,以本次党建微花园营造为契机,江浦路街道机关第二党支部、同济规划院第七党支部、江浦路街道五环居民区党总支,共同建立了“党建引领、联合共建”的机制。结对联建是在杨浦区社区规划师制度基础上,以党建为引领的社区规划创新社区治理的新探索和新起点。
  在2022年10月10日上午的结对联建活动中,五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虞净感触颇深:“匡晓明社区规划师团队长期扎根社区,从规划设计、公众参与、建设实施到治理全过程,给予了辽源花苑很大的帮助,由衷感谢设计团队的长期支持和社区志愿者们的无私付出。”居民代表也直言从破围墙到拆心墙,不仅居住环境焕然一新,邻里感情也愈加亲近,大大提高了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感谢党和政府为老小区解忧,也感谢社区工作者和设计师们的帮助。
  未来,区规划资源局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会同全区24名社区规划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使命,助力我区空间品质提升,贡献规资智慧和力量。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