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和前方”的交响 “诗和远方”的遐想 第31届金秋诗会成功举办
2022-10-31 把美丽的诗句,写进魅力的金秋;把热烈的情感,融入热爱的生活。以金秋之名,以诗歌为令,相约申城最宜人的时节。
10月29日晚,第31届金秋诗会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举办,让诗歌与翻译的邂逅为金秋的上海送上文艺的美好。
今年金秋诗会以“路”为征集主题,“新时代新征程”为延伸主题。回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我们在前进中变革、突破,收获不平凡的成就;瞻望前方,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定地迈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是抵达,也是出发。本届诗会主题所要展现的,正是关于新时代、新征程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于是,便有了这场关于“路和前方”的交响和绽放。
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现存延续最久的经典诗会之一,每一届“金秋诗会”的召开,都是一场诗歌邂逅翻译,朗诵、音乐、戏剧、戏曲、摄影等交相辉映的艺术盛宴。诗歌给人意趣无穷的遐想,而翻译则通过耕耘与创作,将诗意与思想播撒得更远。当下,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开启百年新征程,强国、复兴之路兢兢业业自脚下始。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披荆斩棘走下去,和世界“一起向未来”。
当晚朗诵的诗歌均为为此次主题诗歌征集的翻译作品。本届诗会从3月底开始网络征集诗歌翻译作品,到7月中旬截稿,收到来自上海以及全国其他省份的翻译家的广泛投稿。所有入选的45首外国诗歌收入《“路·新时代,新征程”第31届金秋诗会诗集》,包括著名翻译家薛范、冯春、陈德民、杨宇光、何敬业、杨伟民、钱希林等的作品,也包括李定军、黄福海、包慧怡、王勇等强势崛起的中青年翻译家,体现了传承与创新。
45首入选的精彩作品中,诗歌作者源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十多个国家,诗歌原文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世界语等多种语言。诗歌作者包括哈菲兹、托马斯·哈代、约翰•济慈、K.西蒙诺夫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开掘对“路”的思索,又在诗意中感悟生活、放飞理想,怀想远方。
诗会上,乔榛、王苏、刘风、方舟、郭易峰、赵蓉蓉、张欣、孟祥龙、周帅等老中青朗诵表演艺术家为观众带来了其中13首作品的精彩朗诵表演,充分展现了这些中外优秀诗歌与中华语言艺术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演出最后,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旋律中,全体朗诵者一起登台,合作表演了前不久刚过世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薛范的译作《我爱你,生活》,在这个迷人的夜晚,以诗歌的美好,致敬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本届诗会也同时安排了网络直播,以便当天不能来现场的观众欣赏,全场视频后续将上线“上海文联”在微信视频号、学习强国、B站等平台的官方账号,届时欢迎市民读者收看。
诗,是由心灵流淌出来的歌谣;远方,则是身心期盼抵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