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一“百年道路”换上新装 背后凝聚多方智慧

2022-09-30

  拥有“沪东第一路”美誉的杨树浦路“换装”升级!这背后离不开“听民意、集民智”的努力。
  9月28日,区建管委邀请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现场参观体验杨树浦路(大连路—黎平路)综合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并听取了群众代表们对项目的意见建议,为项目顺利建成、有效发挥效能奠定基础。
  杨树浦路综合改造是杨浦区“双十”工程,也是服务及助力杨浦滨江地区发展的重大民心工程。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工程将极大提升道路平整度,提升人民群众出行舒适度,进一步织密滨江地区交通路网,为滨江“生活秀带”提供交通保障。
  “百年道路”迎来蝶变 
  杨树浦路的改造是打造滨江“生活秀带”的重要环节。杨树浦路始建于1869年,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2017年,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工程启动。几年来,城市建设者们夜以继日,为这条承载居民情谊的百年道路重换新装。
  杨树浦路(大连路—黎平路)综合改造工程,全线4.9公里,原状双向两车道机非混行,改造后拓宽至28—32米,双向四车道并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车道,全线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结合工程同步实施。
  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工程项目从“单一工程建设”向“环境空间提升”转变,深挖厚植杨树浦路的历史文化底蕴,着重打造宜漫步、可阅读、保障出行、面向未来的高品质杨树浦路。《上海杨树浦路综合改造专项规划及街道设计》于2018年获得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颁发的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一等奖,是29个一等奖中唯一涉及市政道路建设实践的项目。该奖项是全国城市规划行业最高奖项,充分体现了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创新理念与实践的引领性。
  杨树浦路的“焕新”,令周边居民激动不已。胡宏芳是一家养老院的院长,她说,养老院里有很多老人,都是在杨树浦路附近生活过的居民。如今,看着这条百年道路焕发新光彩,大家由衷感到高兴。
  攻坚克难推进改造 
  我们了解到,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工程于2022年1月实现全体主线贯通,背后克服了重重困难。这是杨树浦路多年来首次拓宽,沿线腾地情况复杂。
  杨树浦路全线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且地下空间不足、排水系统提标难度巨大。为适应滨江区域未来发展需要,打造韧性安全城市,提前消除地下安全隐患,工程方尽力压缩出窗口期,由各管线权属单位实施上水、燃气、电力等近百条管道增容及更新工作,更好地满足滨江未来发展的需求。
  区市政和交通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章健告诉记者,工程实施体现系统筹划组织,交叉推进建设。杨树浦路沿线江浦路越江隧道、轨道交通18号线、杨树浦水厂深化改造、丹东排水系统、松潘排水系统、大定海排水系统及滨江区域路网建设等多个市、区重大工程同步施工,杨树浦路工程作为全线收尾工程,需待各大工程基本完成并移交施工断面后方能进场实施,这也给项目总体施工筹划带来较大挑战。
  积极回应人民建议 
  在实地参观、调查问卷与工程介绍中,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了解了本次改造工程的诸多细节与付出的努力,也对杨浦未来“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工作、杨浦“双十”工程建设充满了信心。
  在互动交流环节,代表们对杨树浦路人文景观打造、后续维养管理等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见解,并参与了问卷调查。
  张燕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她表示,杨树浦路(隆昌路—贵阳路)这一段目前还在施工中,非机动车指示标并没有很明显的标识,对非机动车骑行的人来说有些不便,希望有关部门能有所改进。“20年前我来到杨浦上大学,每天会经过杨树浦路。如今我在杨浦工作定居,见证了杨树浦路20年的变化。了解了我们道路综合改造工程的阶段成果和艰辛过程,我非常感动。”
  本次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基本实现杨浦城建人从“交通工程性设计”到“整体空间环境设计”的理念转变。针对大家的合理建议,建设者们表示,将在后续的工作中努力实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