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开路出实招 聚力赋能促就业——区人社局“乐业空间”案例
2022-09-23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叠加影响,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稳就业压力明显增大。我区高校众多,毕业生总量大,就业服务需求多元,地区稳就业保就业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艰巨的就业形势,我区依托地区“乐业空间”品牌效应,充分发挥高校“乐业空间”和街道“乐业空间”就业服务载体功能,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主动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多措并举提供精准化公共就业服务,全力促进重点群体“应就业尽就业”,确保地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品牌概况
“乐业空间”建设始于2018年底,区人社局希望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社区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将公共就业服务更近距离地送到求职者身边,因此鼓励各街道统筹利用党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睦邻中心、创业园区等平台,探索在社区中打造集信息排摸、岗位开发、就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就业服务新载体“乐业空间”。
五角场街道、大桥街道、平凉路街道、殷行街道陆续试点成功后,经过为期一年推广,2020年街道乐业空间实现了全覆盖。同年,兼具“生涯教育基地、就业指导平台、岗位汇聚空间、特色引领平台”四大功能的高校乐业空间建设启动,政校企三方联动、资源融合,共同为高校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以“一校一策”向高校辐射优质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帮助有求职愿望的毕业生在离校前实现就业。目前,全区12个街道共设置乐业空间13个,拥有服务专员27名,辐射居委会102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大学5所高校乐业空间相继投入运行。
“乐业空间”成立以来,累计举办沙龙、参观访学、讲座、专场面试会、校园招聘会、户外拓展等活动近千场,线下线上近10万人次参与。近两年,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在全市名列前茅,2020年11月,《杨浦立体化公共就业服务新架构——乐业空间》在“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全国赛”中荣获优秀就业服务项目二等奖,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乐业空间”如今已成为我区公共就业服务的一张特色名片。
2022年,在疫情和经济大势的双重影响下,上海面临的就业形势以及困难前所未有,而我区辖区中小微企业多、高校多,疫情之下更易受到冲击,我区就业工作需要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问题。“乐业空间”作为政府与高校、街道之间强有力的桥梁纽带,在稳定和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及时摸清重点就业群体的现状和需求,协助排摸地区失无业人员逾1万人次、杨浦户籍应届高校毕业生4320名;另一方面适时适需地提供了精准的公共就业服务,截至7月底,全区新增就业岗位20632个,帮助1990名就业困难人员、1299名失业青年实现就业。
今年以来的工作举措
在新一轮疫情和全国高校毕业生首破千万人的压力之下,就业服务群体的就业观念发生改变,部分求职者更加务实,但也有部分求职者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慢就业”。与此同时,疫情反复使得线下就业服务受到一定局限,传统的公共就业服务不足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为此,“乐业空间”探索借助各类线上渠道,聚集融合各方资源,推出一系列具有“个性”、“专业”属性的公共就业服务,构建更立体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模式。
高校乐业空间 职业指导博采众长
一是推出在线模拟面试。率先与复旦合作,搭建在线模拟面试平台,区首席职业指导师定期、定点、定人开展专项就业服务,通过在线模拟面试,为在校大学生找到并解决求职过程中潜在的各类问题和障碍。在今年5月举办的复旦大学“模拟面试月”中,由首席职业指导师团队、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杨浦启航导师队伍组成的22人导师团队,开展了20场一对一模拟面试,为毕业生踏入职场打下扎实基础。并复制推广成功经验,7月,对上海电力大学经管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8场线上一对一模拟面试及简历指导。
二是定制就业服务季。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将公共就业服务充分融入高校原有就业服务,赋予职业指导新的生命力。2020年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的“暑期就业服务月”和“就业指导大作战”基础上,陆续探索开展“包月制服务”、“就业服务季”等就业指导活动。4月,与上海理工大学再次合作举办“职路引航”就业促进周,为封闭在校的上理大学生输送职业指导系列课程,丰富学生的网课内容,为即将毕业踏入社会的学生做好求职前置辅导。
三是采取指导师跟班制。2021年,与上海电力大学朝日之窗生涯工作室合作开展线上求职技巧系列课程,采取“指导师跟班制”服务模式,面向电力大学7个专业、15个班级、360余名学生提供跟班制职业指导服务,受到了高校和学生的欢迎。今年4月,再次与上海电力大学乐业空间携手搭建就业云课堂,开展线上求职技巧系列课程共计8场,由指导师任“求职班主任”,协助解决学生在择业、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各方面的困惑。
社区乐业空间 就业服务精准护航
一是推广直播带岗。为了应对疫情对传统就业服务的影响,借助微信、B站等新媒体平台,采取新颖的岗位推介形式,充分调动就业服务对象尤其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等年轻求职者的参与热情。疫情防控期间,平凉路街道第一睦邻中心乐业空间鼓励引导优质企业参加岗位解读直播活动,以“诚信规范、薪资待遇高、生产条件好、生活环境优”为标准,筛选出3家优质企业8个基础岗位,企业HR们通过微信连麦进行岗位解读,从岗位工种到薪酬工资,再到福利待遇,详细介绍各自企业的发展前景,突出人文关怀,传达了满满的招聘诚意,受到参与者广泛好评。
二是精准实施就业服务。各街道乐业空间结合属地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例如,疫情防控管理期间,殷行街道引航乐业空间根据排摸到的求职需求,深入企业挖掘岗位资源,以岗位开发为出发点,开展了一次特殊的线上企业“走访”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挖掘IT类基础岗位10个。四平同济乐业空间开展了课程内容意向调研工作,融合求职者共性和个性需求,开展了一场专业心理赋能“环同济”系列活动,将“职业焦虑”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精准地提供心理赋能,授课老师引导求职者突破“自我设限”想法,树立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正确应对焦虑情绪。
三是升级“小课式巡演”。为缓解新一轮疫情带来的企业招聘需求减弱、毕业生求职意愿下降等影响,推出小课式2.0版——“打造我的2022”沉浸式巡演,以“岗位解析+潜力探索+岗位推介+求职适配”的课程结构,按照“一月一街道,一月一岗位”的服务模式,重点聚焦毕业生求职技能和求职意愿的提升,提供量身定制的家门口就业指导服务。6月,江浦路街道睦邻乐业空间及江浦汇·宝地乐业空间推出“文员”主题岗位,线上共服务323人次。7月,长海路街道虬江创湾乐业空间推出“财务”主题岗位,线上共服务1125人次。
下一步发展
2022年,“乐业空间”被列入杨浦区营商环境特色服务十大品牌,乐业空间能级提升计划同步实施,重点将进一步细化服务举措,强化服务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的本领和能级。一方面,聚焦重点就业群体提升服务,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夯实高校乐业空间特色服务,深化公共就业服务向各类院校前移延伸的对接机制;另一方面,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深化街道乐业空间建设,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精准帮扶,进一步加强杨浦首席职业指导师后备团队建设,持续提升职业指导师专业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帮助地区失业青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