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图书馆“欧洲之窗”品牌活动再次与读者云端见面

2022-09-2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阅读,则是攀登阶梯的过程。近日,区图书馆“欧洲之窗”品牌活动再次与广大读者云端见面,聊一聊《朗读者》这本书。
  “一本仅两百多页的薄薄小书,却提到了人性善恶、罪与罚、道德与责任等重大问题,且不带有任何宣泄与说教意味……”
  在区图书馆演讲厅中,一场以“爱情小说还是罪责小说?——从国际畅销书《朗读者》等作品浅谈作家的责任和使命”为主题的文学讲座正式开讲。讲座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展开,邀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沈锡良,围绕现当代德语文学中的畅销作品,进行了诸多推介。
  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正是推介书目中的“主角”,它反映了德国战后一代反思战争罪恶的独特视角。作为现代德语文学中的畅销之作,自1995年问世以来,《朗读者》被翻译成五十余种语言,飞往世界各地。它甚至被搬上电影荧幕,深受广大读者、观众的喜爱。
  不过,在沈锡良看来,这部作品的价值并不止于名人推荐或是同名电影所获的奖项,而在于其对爱、尊严、历史、战争等话题的深入探讨。“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本《哈姆雷特》,不同的人阅读《朗读者》后,也都会陷入一段属于自己的沉思。”沈锡良表示,这也是他向读者推荐这部作品的主要原因。
  讲座中,沈锡良还介绍了施林克的创作历程,以及作家心中关于爱、战争、罪责的写作母题。他还为屏幕那一头的读者们推荐了不少德语小说,并建议那些对《浮士德》等宏篇巨著有阅读困难的读者,可以先从现当代德语小说读起,慢慢培养阅读兴趣,了解德语文学,进而阅读那些伟大而经典的文学作品。
  据悉,本次讲座由区图书馆联合上海翻译家协会共同举办,旨在通过专业翻译家的推介,为读者理解现当代德语文学作品带去一些阅读帮助。未来,“欧洲之窗”品牌还将继续坚持为读者推荐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在多样化的阅读中剖析欧洲文学的各个侧面,感受文化的迥异精彩。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