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四新领域女性走进妇联

2022-08-31

  近年来,区妇联围绕我区“四高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产业布局,全方位引领服务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女性,全领域扩面加强妇联组织覆盖,全周期关注我区职业女性发展生态体系建设,以期让更多四新领域女性推开妇联这扇门、走入妇联这个家。
  全方位引领 以回馈社会为导向 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女性
  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妇联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团结引导广大妇女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
  一是思想上强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办“百年创伟业,巾帼报春晖”“巾帼心向党、书香绽芳华”等主题宣讲,特邀“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等先进典型讲授红色故事,制作《致敬!女性的力量》《她选择的力量》宣传片,在新华网点击量近250万。
  二是行动上重履责。根据区委“加快推进滨江、大创智、大创谷、环同济等四大功能区建设”要求,在长阳创谷建立区域内首家园区妇联,园区总经理担任妇联主席,区妇联带队赴台州缔结友好合作协议,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联手同济大学妇女之家开展环同济知识女性联谊会建设。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发动女企业家协会、女律师协会、爱心企业等社会各方力量捐款捐物,为街道巾帼志愿者、19家方舱医院和隔离点捐赠女性用品、防护服、即食食品和抗疫物资共17批达20余万件,引导新业态新群体女性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三是志愿服务上有突破。通过公益妈妈大联盟凝聚故事妈妈、创业妈妈、环保妈妈、巧手妈妈等16个妈妈志愿者社团,打造新时代“四爱”新女性。创新开展“益”团团公益开放平台,累计招募公益团长人数60多人,其中白领女性逾60%,成为凝聚白领女性服务社区的一大重要平台。
  全领域扩面 以组织建设为根基 加强妇联组织延伸覆盖
  近年来,区妇联在女性工作、生活的集聚区域,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建立妇女组织。
  一是不拘一格建立妇联组织、妇女之家。在条件成熟的湾谷、江浦汇、创智坊、合生汇、西门子、都市园区、上理工科技园区、运河湾、同济科技园、凤归巢、诺亚、新联会等13个园区企业、社会组织陆续成立园区妇女之家,并起了个温馨的名字——“美心舍”。
  二是不遗余力促进成长。创设“品香识女人”职场女性成长品牌服务项目,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配送“衣香”“花香”“茶香”“墨香”“禅香”“芳香”活动,深入近40个园区及企业开展系列文化讲座及体验活动150余场,据问卷显示,99.45%的参与者对“品香识女人”活动感到满意。
  三是不拘形式开展服务。针对园区白领、创客等不同群体的特性和诉求,配送阅读分享日、文体活动日、咨询接待日、医疗服务日、党员活动日等精准服务。我们还指导基层依托“缘聚五角场”线上线下平台开展服务,其中交友活动报名火爆,共开展200余场活动,参与的单身青年达8000余人,这样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四新领域女性与妇女之家有了美丽的相遇。
  全周期关注 以品牌为载体 渗透职业女性发展生态系统
  随着女性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广度与深度与日俱增,既重视家庭、又重视事业的“双轨型”女性日益成为社会典型。近年来,我们探索从“大学、社会、家庭”三个维度对职业女性发展进行全周期关注。
  一是在大学阶段前道介入,开展“引航助飞”女大学生发展项目。利用我区高校集聚、智力荟萃的优势,每年在复旦、同济、财大、电力大学、上理工、体育学院等区域内大学,开设“创赢未来”女性领导力誓愿营和“筑梦职场”女性就业力训练营课程,为女大学生指导职业规划。
  二是在社会层面注重赋能,推进巾帼建功立业行动。区妇联班子促成区政府与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分别签订女性双创协议和儿童友好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为推动妇女儿童发展提供机制保障。作为市级女性双创基地,区政府每年都保障专项资金,连续4年承办上海市女性创业大赛,收集创新项目700余个,杨浦因此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女性带头人企业。
  三是在家庭领域提供服务,解除职业女性后顾之忧。成立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组建心理咨询师队伍,开展妈妈课堂,为职业女性提供婚姻家庭指导。建立29个亲子绘本馆,帮助年轻白领妈妈平衡工作家庭关系。开展品牌项目“白玉兰开心家园”,为女性提供权益保障。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