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之全员好导师 好导师在身边 云关爱不下线二

2022-06-01

  作为最早开展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的区域之一,我区建立了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定期研究机制,以课题、项目为指引,不断深化基层全员导师制实践指导。

  在线学习伊始,区教育系统及时召开在线全员导师制工作例会,总结前期工作,指导学校结合我区生命教育一体化的区域特色,以生命教育为视野开展线上导师工作,及时关注学生状况和心理健康;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身心特点和当下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激发生命成长的潜能。

  线上教学期间,我区的导师们努力把导师工作做得更细、更好、更有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身边的好导师吧。

  杨浦高级中学  吕天恩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传声筒和执行者,而是创造者和陪伴者。”

  3月底,班中的陈同学妈妈发来消息:由于核酸检测结果异常,陈同学的父母被分别送往隔离酒店和方舱医院,孩子独自在家等待复检结果。

  得知消息后,吕天恩老师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并且安慰了内心十分愧疚的家长。随后,吕老师又与孩子进行了视频通话,提醒她要注意休息、按时吃饭,烹饪时注意安全,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常用药物、洗漱用品等。得知孩子家中生活物资基本足够,看到孩子吃着自己煮的饺子,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错,吕老师这才稍微放心些,嘱咐孩子有困难就联系老师。

  第二天,孩子被转移到了隔离酒店,一日三餐有了保障,身体的不适也在慢慢恢复。吕老师意识到此时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和关爱,便动员班委团队拍摄了爱心短视频,给陈同学加油打气;各科老师们自发为孩子补上落下的课;同学们及时将笔记进行分享,还计划将家中打印机送到隔离酒店,共同为陈同学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同济中学  陈芸

  “要及时疏导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主动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和需求。”

  高一年级信息科技老师陈芸发现自己关心负责的学生小王屡屡不交作业,进一步和其他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发现也是如此。于是,陈老师联系了小王妈妈,了解到小王的爸爸妈妈都是医务工作者,工作非常忙碌,家中只有奶奶照顾生活,学习基本没人监管;且小王非常不适应线上教学,线上学习后独自在家,更加重了焦虑情绪,有时饭也吃不下。

  陈芸老师一方面通过QQ与小王多多互动,另一方面和小王妈妈保持经常沟通,安抚家长的焦虑情绪,有针对性地给家长提供学习方法和升学指导,特别是建议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在理解孩子诉求的前提下一起想办法面对困难。目前,家长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小王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复旦实验中学  吴晓瑜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

  小B同学在线下学习期间,常出现无法按时到校、作业不能按时上交并质量较差的问题。作为小B同学的班主任,吴晓瑜老师与小B同学进行过多次沟通,多次进行家访,短时间情况会有所好转。

  进入线上学习后,小B同学又出现之前的问题。吴老师借助线上平台,先与小B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到小B同学的睡眠时长没有保障,导致早上起不来床,线上学习状态懈怠。吴老师便与家长进行了一次线上家访,经过与家长和孩子三方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氛围,避免了家长所描述的在家无法好好说话的情况,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沟通效果。

  小B同学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想要改变自身情况。吴老师便向家长和小B同学给出详细的建议:线上课程通过电脑观看,并由家长对电脑进行相关设置,做到专心上课;加强手机管理,周一到周四不玩手机,做到完全与手机隔离,减少干扰,作业由家长代为上传;周五到周日可以玩手机,同时将作业按时完成。小B同学对此建议表示接受,并且有信心能做到,家长也对孩子表示信任并配合管理。

  本次云家访结束后,小B同学基本能按时进入教学平台,作业质量也有所提升,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都有显著改善。吴老师对这些进步进行了表扬,为了使其能更加长期地坚持,之后会不断提醒和督促,相信小B同学会不断进步。

  市光学校  沈钰怡

  “要勇敢表达自己,对不当的言论和行为说‘No’。”

  小姚家庭环境比较特殊,养成了他心地善良、脆弱敏感的个性。线上学习后,沈钰怡老师坚持每周和家长沟通一次,倾听家长的问题和困惑,在表示理解、舒缓家长情绪后,对家长反映出的腾讯课堂使用问题、网课问题、孩子作业拖拉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同时,沈老师每周也会和小姚视频通话一次,了解他居家学习生活的困难,为他出谋划策,鼓励他要勇敢表达自己,对别人不当的言论和行为说“No”。

  目前,小姚的父母能较为冷静地处理孩子的问题,也会主动找沈老师商量孩子的教育问题。小姚在网课的互动中表现积极踊跃,在和沈老师视频交流时,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还会主动寻求帮助。

  市光学校  孙伟婧

  “疫情就是关于‘生命’的真实课堂,要对大自然要常怀敬畏之心。”

  孙老师是生命科学教师,疫情期间,她重构、设计了生命科学的作业,让孩子们远离电子屏幕,走近自然,完成属于自己的“植物创作”。她的这份作业,形式不限、内容不限,但要求同学们在关注植物本身特征的同时,能够探索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

  布置完作业,孙老师也会特别“关照”自己的10位受导学生,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帮助学生们梳理课堂中所学到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特点与功能,并指导他们如何将其融入到作品中,鼓励他们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情况下,走进小区的花园,用心观察身边的植物,也让自己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得到身心的放松。

  孙老师在师生微信群展示了受导学生的作品,学生互相欣赏、赞叹、学习和借鉴,孙老师也适时告诫学生,疫情就是关于“生命”的真实课堂,提醒同学们要对大自然要常怀敬畏之心。学生通过一份作业,学到一点植物的知识,获得了一次放松,更重要的是收到一份对于生命意义的启迪。

  市光学校  魏琳芝

  “疫情期的居家学习将家里的房间变成了教室,倘若孩子家中不像教室般舒服与安静,这时就要用导师的关爱为孩子撑起一个温暖港湾。”

  小薇同学是魏琳芝老师受导学生中一个女生,她沉默话少、性格内向,跟着爷爷奶奶住,小薇一直表示比起在家,更喜欢来校学习。3月份因疫情原因开始上网课,小薇经常私信魏老师,比如进不去腾讯课堂、作业要求不清楚、核酸检测码生成问题等,在与她的交流中,魏老师尽量做到及时给到帮助,让她感受到虽然现在是居家学习,但是导师也可以离她很近。

  网课第二周,小薇同学被带到妈妈家,妈妈的强行说教让小薇心里很崩溃。有一天晚上她在微信上找魏老师倾诉,魏老师肯定了她近期的表现并试着缓解她的焦虑与难过,鼓励她转移注意力,但是当晚她没有回复,几经转折联系到了她的妈妈,知道孩子已睡下后,魏老师才安下心。第二天魏老师联系到了小薇,得知她要回自己家了,魏老师与小薇的爷爷又通了电话,叮嘱老人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关注孩子的情绪等,爷爷表示会与老师做好配合。

  最近一段时间,小薇同学渐渐恢复以往的学习状态,虽然会出现小瑕疵,但魏老师总是第一时间和小薇进行沟通,孩子也能坦诚地告知原因,不断积极向好转变。

  辛灵中学  庄是丰

  “家长就是孩子的定海神针,要及时化解自身负面情绪,向孩子传递正能量,培养孩子直面困难的勇气,给彼此昂首向前的力量。”

  居家一周来,班中小张的外婆打电话向庄是丰老师诉苦:孩子在家作息不规律,晚上不睡觉玩手机,时不时和他们吵闹。小张家的情况庄老师还是比较了解的,家庭矛盾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庄老师也曾为此和孩子沟通过。现在孩子居家学习,不同于往日校园生活那般丰富多彩,缺少了同龄好友的陪伴,长时间不能外出,孩子的不开心、小脾气越发明显。

  庄老师立即联系了小张母亲,告知她目前孩子在家的各种负面情况,希望她在这段时间内能多陪伴孩子,多关注孩子心理状态。庄老师还列举了各种可以与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帮助增进亲子关系,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对细节进行表扬和肯定。

  一开始小张母亲在电话中大倒苦水,庄老师理解她存在的困难,建议她及时化解自身负面情绪,不要传递给孩子,造成孩子无端恐慌。最后,小张母亲答应了庄老师的建议——回家多多陪伴儿子。相信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正能量,能培养孩子直面困难的勇气,给彼此昂首向前的力量。

  辛灵中学  赵思远

  “发挥导师的力量,做好家长和孩子之前沟通的桥梁。”

  疫情居家隔离的第一个晚上,赵思远老师突然接到一位初三家长的电话,说学生在家里和家长闹矛盾离家出走。这让赵老师的心突然沉重起来,离中考就剩下几个月的时间,这时闹矛盾对学生心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赵老师马上微信联系学生,因为平时和他交流比较多,学生对赵老师的消息还是及时回复。赵老师和他沟通了很久,安抚学生的情绪,学生表示只要家长能平静交流,他还是愿意回去的。赵老师又立刻联系该生的家长,电话里就能听出家长焦躁和担心的心情,因为疫情居家隔离,学生在家里对学习不是很积极,双方才发生了争执。赵老师倾听了家长的烦恼,及时给予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放下心,平静地和孩子交流,用平稳和良好的心态渡过居家隔离。

  同大实验学校  林珺

  “别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得到;别人能做到的,我要做得更好。”

  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心系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每天与孩子们保持密切联系,时时互动。她就是学校三年级的班主任——林珺老师。

  生活篇:在线上课堂直播间的最后几分钟里,林老师再三告诫同学们要有良好的作息,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到“良好作息在心中,早睡早起好身体”。她还召开“安全防疫、健康饮食、珍惜米粒”主题班会,呼吁小朋友们“珍惜物资不浪费,节约美德行动起”。

  学习篇:在同学们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这样一句话“别人做不到的,我能做的到;别人能做到的,我要做得更好”,林老师时常用这一句话语来激励同学们:坚持早读、用心学习、认真书写。在她的直播课堂里,不仅仅是一味的读书写字、作业练习,她还一直鼓励安抚大家要:以书籍为伴、调适好心情。

  战疫篇:每天教学任务繁重,兼顾着跨年级的教学,但林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请命,支援一线,在大宁路街道社区中,成为一名光荣的“防疫党员先锋队”成员,给同学们树立起了师者楷模的好榜样。

  导师“大朋友”共筑“成长守护网”,让居家学习生活温暖又精彩!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