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在“疫”线行动(之三)
2022-03-23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点点微光凝聚成炬。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区人大代表严格按照市委、市人大、区委和区人大的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在战疫中彰显人大代表本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疫”不容辞,用逆行诠释责任担当
3月以来,我们与病毒的又一场赛跑中,有太多的“大白”逆行出征、不舍昼夜、奋战主战场。这其中作为医护人员的人大代表,主动请缨参战,展现了白衣战士的医者仁心、大爱和担当。
区人大代表、杨浦区中医医院的医务科科长陈军,始终战斗在疫情最前沿,指导隔离点工作的有序开展,优化医院核酸采样点布局与流程,带领医护团队先后开展网格化核酸筛查应急采样20余次,累计采样约30万人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
区人大代表、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管科科长孟翠翠,立足岗位,连续奋战抗疫一线,坚持24小时待命,认真做好每天来沪重点人群的排查及社区健康管理、重点人群到隔离点的转运、居家隔离观察对象的上门采样及医学观察等工作,带领全体科室成员用实际行动筑牢社区防疫屏障。
区人大代表、长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长洪波,在集中隔离点、疫苗接种点、小区楼宇学校封控现场等防控重要环节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科学调配人员力量,持续跟进采样进程,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精心指导本院院感工作,力争把院感网织细织密,提高中心整体防疫能力。
区人大代表、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长马佳,以责任和担当始终积极投身在社区抗“疫”线上,从驻守社区发热哨点到进入社区为居民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再到承担14天封闭管控小区现场医疗驻点保障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疫”无反顾,用奉献书写为民答卷
疫情来袭,中小学重启在线教学,高校实施封闭管理和准封闭管理,精心守护在线课堂的人大代表,潜心学习的人大代表,用文字和影像共同守护我区这春光里平静的书桌。
区人大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校长朱清一,在接到全部学生转为在线学习后,迅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定锚定心定向定位”的实施策略,精心设计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按照预学、共学、延学动态流程,体现问题驱动、情景调动、工具撬动、平台互动的学习策略,共同营造“线上有老师备课上课育人,线下有家长护航呵护育人”的良好学习氛围,与家长一起创设一个安全、舒心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云上课堂”里乐学。
区人大代表,国网上海党校副校长、国网上海培训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潘志刚,第一时间号召学校青年党员志愿者加入抗“疫”之行,协助长海路街道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核对人员名单、做好防疫消杀、“健康云”登记等一系列工作,保障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
区人大代表,杨浦区复旦科技园小学教导员、艺术总辅导员郑瑾,在不影响正常网课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主动报名参加新江湾城街道核酸检测志愿者,耐心指导社区居民上网预约核酸检测,并使用PDA设备扫描二维码,认真负责、贴心细致的服务获得居民与社区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区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生会执行主席、化学系志愿服务队队长还擎宇,在学校准封闭管理期间,积极组织开展校区非机动车摆放、慰问滞留学校的后勤人员、校区内物资运输和不停学等活动,累计服务500余人次,为守护校园、服务师生贡献力量。
区人大代表、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张琪,在学校封闭式管理期间,主动请战,参与“战‘疫’济时通”2.0的建设工作,从第一天征集到400多条同学建议,到后续针对“共性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再到及时化解“个性问题”,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越是紧要关头,越能见证勇气担当。面对“尽锐出战,决战决胜”的要求,区人大代表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展现出非同寻常的责任担当,用敢干、实干、快干,迎接春暖花开,不断为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