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教学亦是课堂 研课磨课促师成长 杨浦少科站开展教师课程教学专题培训

2020-06-22

  为了交流和总结春季“童创空间”互动课堂制作和开展过程中的经验,更好地完善今后的科教工作,提升和培养少科站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近日,杨浦少科站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童创空间” 网课设计与教学指导的春季站本专题培训。

  杨浦少科站自3月2日以来,利用“童创空间”小学生科教慕课平台采用“学生线上学习—微信课程推荐—学生任务提交—问题疑惑反馈—师生在线互动”模式开展“线上学科技”。自3月8日网课首秀,至此已有26堂“童创空间”互动课堂与区域科技爱好者们见面。

  少科站非常重视每位老师互动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了多次磨课研讨,指导教师做好课程设计、发挥专业特长、展现最佳教态、奉献最好的科教资源。

  培训会上,“童创空间”幕后制作团队的丁力民老师分享了他关于“童创空间”互动课堂的回顾和思考。

  丁老师在分析了现在在线教育的现状后,介绍了本次“童创空间”互动课堂采用的模式,让大家看到了各主讲教师在线上课堂的多样风采。正是因为领导重视严把关、教师努力勤钻研和微信团队及时报,我们本次线上互动课堂才得以有序开展,吸引了四千余人次学生在线观看学习。

  专题讲座

  我们还特邀了少科站原站长胡建民老师作为顾问,为全体教师作了题为《今天我们如何做网红教师》的专题讲座。他从四个方面细致讲解了做“网红教师”的必修课。

  胡老师首先从技术入手,他说“技术难题有团队,各自解锁新技能,有‘车祸’有收获”;其次,他建议各位教师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专属风格,有的教师是活跃型风格,有的是四平八稳型,还有的独具个人特色,不同风格的微课会给学生不同的感悟,要多摸索,做自己的微课;第三,胡老师对微课录制中的共性问题做了详解,如用好童创空间与网课之间的联系、微课的定位与愿望、小任务布置的技巧性及存在没有很透彻理解的问题;最后他对录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微课是复习课不是上新课、对内容的思考要深入、答疑中的语言和时间设置问题、肢体和语言的重要性进行了指点。

  通过胡老师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座,在座的教师都有了新思考、新收获。

  教师经验分享

  何颖睿老师

  线上直播课堂属于单方面的老师讲解,学生听久了会觉得枯燥无聊。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故事,可以不断激发大家的兴趣,缓解听课疲劳,获得学生们的认可。

  朱芸老师

  互动课堂视频的时长虽不长,但背后所花费的时间却远远不止,但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通过课程录制我学到了很多电脑制作方面的技术,包括视频剪辑、视频拼接、录制屏幕等,实践了信息技术在线上教学的运用。

  秦蓉老师

  在这次互动课堂的录制中我觉得涉及到实验相关的内容,一定要非常慎重,不仅要注意自身安全,更要提醒观看视频的学生开展实验时注意防护措施,对于学生提交的小任务,也要指出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加以纠正。

  孙登瑶老师

  令我感受最深的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不管是平常线下上课,还是线上的录制课,都要以学生的所需和怎样更易接受作为中心目标去规划去落实,了解学生真实的需求、学情,这样更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实施。

  吴春辉老师

  在接受小任务反馈的时候,我发现了不少热爱天文并且积极参与互动的学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线下课程中。另外,通过这次录课,我发现利用PPT制作短视频的方法非常好,以后在杨浦天文微信公众号上我们也会继续推出有趣的相关小视频。

  严君老师

  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可以先构思学生作品会有哪些类型,再一一进行实践,从实践的过程中寻求理论的支持,这个过程是一个反复研磨的过程,也是打造非专业的“专业”教师必经之路。

  杨解蔚老师

  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身知识与技能,才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未知情况下,游刃有余,从容不迫。以后我会继续不忘初心,步履不停去学习,勇敢努力去接受尝试新鲜事物。

  包晨蕾老师

  在线上课堂中,学生面对的是电脑屏幕,相较于线下课堂更考验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因此在制作课件时,教师更要注重趣味性,要激发学生兴趣,语速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

  最后,孙青站长充分肯定了全体参与网络课程教学的广大教师,在此次“童创空间”云端课堂中依靠团队力量和集体智慧,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不仅圆满完成了阶段性任务,更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少科站是一个“共同体”,彼此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一时空性的相互依存关系。面对互联网+教育新时代,孙站希望全体教师在信息技术先行的同时,紧紧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引领、课程导向、三案并举”进一步探索少科站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希望大家每一年每一学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此次站本培训,通过老师们在本学期特殊时期积极开展“线上互动网课制作”的学习、实践及交流研讨,收获的是制作的技术、是教学的技巧,是经验的吸收,也是另一个充满挑战的开始!

  每位少科站教师将始终抱着为区域青少年科创爱好者答疑解惑的初心,认真磨课、掌握技术、历练成长,将科教专业做精做强,争做新时代的“网红”教师。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