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诗齐 文
国人的乱穿马路很为舆论诟病。那种自诩“头子活络”,或自恃“法不责众”因而无视规则的街头乱象,曾被有识之士深恶痛绝,大加挞伐,甚至上升到“人的素质”或“国民性”的高度。
其实,人的劣根性无分内外,“歪果仁”们也并非天生优秀。几年前到日本旅游,行前被告诫,日本人的守纪奉公在世界上是出名的。然而,我眼见的日本人在过马路时,也并非严格按照信号灯指示行动。尤其是亮红灯的时间稍长,估计车流走得差不多时,等过马路的人群会不待灯换,一窝蜂涌过马路。这跟我们国内几乎如出一辙。
在上海车流密集的大街上,国人看信号灯过马路的自觉性这几年高多了。有一次在延安东路普安路附近,欲过马路的人都在规规矩矩等绿灯,却不料从对面笃悠悠走过来一老外。大家感到不解,怎么一向自诩文明的老外反而闯起红灯来了?有人打趣,大概是第三世界来的吧?不对呀,明明是一位貌似查尔斯的绅士呀!可见,凡发达国家的公民素质高,这看法至少偏颇。
在英国,即便窄得一步就能跨过的小街,横道线边也有人行按钮,要过马路先按按钮,信号灯未变,请勿乱闯。无它,街上车子速度很快,你不守规矩,出了事情代价将很高。不过凡事也要看具体情况。早起车子少,或者你有急事,硬让你傻等似也说不过去。在英国,我也不止一次见到当地人硬闯马路的,或许可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的英国版。
这世界上不知是不是只有德国人才称得上是遵纪守法的模范?我有一位老同学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还是在若干年前国门初开的时候,他到德国公干。一次半夜过马路遇上红灯,他自忖路上无车无人,就不由自主闯了过去。不料被一老太看见,着实教育了他一番。他起初还支支吾吾试图解释,可老太不容分辩地说了一句:"The law is law."(法律就是法律)把我那位同学闹了个大红脸。
这个故事听上去怎么也像是个理想化的励志段子,可老同学再三再四地赌咒说,这完全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决无半点虚构。
中国古话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果乱穿马路有关人的素质,那么可以说,有无社会良序和规则,对于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