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昌 文
品茶高手对茶叶品种、等级、采摘时节、泡茶水温、喝茶方法等颇为讲究。对采摘时节的挑剔严苛到了极限,把茶叶的等级条分缕析,对泡茶的温度掌控炉火纯青,把名茶的质地发挥到极致,把喝茶的方法提升到艺术的境界。每每观之,让人直感汗颜。
喝了几十年的茶了,可对茶的认识一直处于启蒙之初。分不清品种,只认得绿茶红茶乌龙茶;绿茶清凉,红茶养胃,乌龙茶浓厚。分不清等级,只知道绿茶清新,红茶温润,乌龙茶醇香。对雨前、明前、明后采摘的茶叶没有感觉,只感觉新茶清香,陈茶醇厚。只知道,开水泡茶,却不知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冲泡。至于喝茶的方法和顺序更属茶盲。好多年以前,工作在杭州的大舅送给母亲一小罐上品龙井茶叶,喝过之后,觉得这茶味,没茉莉花茶香。说给好友听,得到的回复是,你真糟蹋了名茶,罪过罪过。
虽然对茶叶有诸多的不知,更不知好茶叶的滋味。可我也有心目中的好茶。那是在1986年,单位组织去杭州疗养,其中的一个旅游项目是到龙井的原产地梅花坞喝龙井茶。身穿白底蓝花大襟衣的服务员,手托杯盘,盘中一只青花瓷杯,袅袅婷婷款款而来,为每人捧上一杯龙井茶,并告知,此茶用虎跑泉冲泡,慢慢品。是为不敢大口豪饮,只能东施效颦小口呡吮。小呷一口,含在口中,慢慢品味,却一溜烟地滑过喉咙,穿越食管,直至胃囊。再小呷一口,有意控制在口中,再慢慢吞咽,感觉与众不同,如糯米圆子,糯、润、滑。以前此后都喝过龙井茶,怎么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以前此后喝的是假龙井?非也。细想之后,略有所思,大概龙井茶叶遇上了虎跑泉水,是为绝配,才有这等口感。杭州梅花坞此生只去过一次,所以,好茶也仅喝过一回。如果说此时此地喝的龙井茶如同糯米圆子,则曾经喝过的茶如同籼米团子,涩喉咙。
我也算是喜欢喝茶的人,每天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泡上一杯茶。稍事休息,坐在躺椅上,茶温适中,小喝几口。稍顿片刻,也谈不上牛饮之状,头道茶一饮而下。顿时,清口醒脑,一天的精神从此开始。也正因为有这般感觉,才对茶叶情有独钟。
对喝茶的偏好除了清口醒脑明目的功效外,也喜欢看茶。为了看茶,我特意买了一只水晶玻璃杯冲泡茶叶,能够让我清晰看到,开水冲入玻璃杯的瞬间,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腾,起起伏伏,好不热闹。
我喜欢看着茶叶喝茶。茶叶浮浮沉沉,从墨绿到翠绿,从青绿到黄绿,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地从杯面沉入杯底。茶叶在水中浸润,人生在社会中历练。
一壶开水冲到杯子里,借着水势,茶叶在杯中上下穿流,横竖翻滚。此时的茶叶犹如懵懂的年轻人,刚刚入世,不知时世的深浅,人世的复杂,活跃异常。有的好高骛远,有的渺茫彷徨,不知自己定位在哪里。
茶水平稳,茶叶漂浮水面。茶色墨绿,茶味苦涩。经过了折腾反复,因为青涩,莽撞多于稳健。因为懵懂,幻想多于现实。定位水面,只是因为浮躁。
渐渐,茶叶汲取了水分,充实了自身,略微下沉,茶色翠绿,茶味清香,蜕去了墨绿露出翠绿,青涩的莽撞开始收敛,懵懂的幻想趋于现实。
茶间,茶叶悬于杯中,游弋在尘世,茶色青绿,茶味甘甜,吸足了水分,积累了成就,道出了其中的甘味。
茶毕,茶叶沉入杯底,茶色黄绿,茶味清淡。如英雄迟暮,名利皆退。
茶水从浓到淡,从苦涩到清香,从甘味到清淡,无不透出一种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