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 · 一线手记 | 怎么才能让杨浦老人在这儿吃得又好又方便?

2019-07-18

目前,殷行街道辖区老年人口已将近6万人,老龄化比例达43.4%,“老有所养”已成为殷行居民最为迫切的期盼与需求之一。为做好这项工作,殷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强积极深入社区,主动参加街道老年协会、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托所等开展的各类活动,与居民们畅谈,深入了解社区老年人所需所盼。

今天的大调研一线手记就让我们来听听朱强的心声。

朱强一线手记

在今年年初的一次调研慰问活动中,有位老人告诉我:“我们年纪大了,买汰烧不方便,街道虽然设了老年助餐点,提供了送餐服务,但地方离我有点远了,烧的菜我也不太爱吃。”周围不少老人表示有同感。老人的这些话让我开始思考,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市、区为老助餐要求开展了很多工作,但殷行地域面积较大,助餐点分布不尽完善,有些区域的老人想堂吃还覆盖不到;菜品虽已针对老人特点精心设计,但在多样性上还有欠缺。看来,我们的为老助餐工作没有“把劲使在刀刃上”。

老人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在街道的大力支持和区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我和服务办的同事们共同行动起来,经过走访、调研和讨论,以“扩容+提质,暖胃更暖心”为工作目标,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就近便捷、个性多元为工作原则,形成了具有殷行特色的一系列为老助餐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案。

我们首先依托政府资源统筹设置,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中心、睦邻中心、老年活动室和养老院等五类养老场所,按一定距离和范围设置了长者食堂或助餐点,保证了街道辖区的南中北均有助餐点。在政府主办的睦邻中心基础上,针对国和片缺少养老场所的实际情况,积极与“国和1000”商业广场合作,借助社区商业版睦邻中心场地,采用分时租赁的方式,建设了“国和1000”助餐点,并通过与“中央厨房”优质企业合作,为周边居民提供助餐送餐服务。

同时,我认为,要解决目前街道所面临的养老助餐问题,仅靠政府“买单”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政府要积极搭建平台,精准对接老年群体的需求,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提供为老助餐保障。

因此,我们主动出击,邀请一些社会餐饮机构参与街道助餐工作研讨,共同研究助餐服务的各类事宜。最终,试点建立了街道“合格助餐供应商”制度,引导社区内有资质、有信誉、有爱心的小型服务餐饮企业成为“老年助餐点”或者设置“老年餐桌”,提供价格优惠、品种多样的老年餐。已有四家社会餐饮企业加盟了“殷行为老助餐联盟”,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助餐服务的同时,还给予高龄独居老人专享优惠,得到了老人的称赞。

有了好的政策和举措,还要进行广泛推广,让社区老年人都能知晓并享受到,让这些惠民举措真正落到实处。于是,我组织召开了街道助餐工作推进会,召集辖区内所有居民区书记、居委会主任参与,在会上将一系列助餐政策进行普及和解读。此外,还联系专业公司制作助餐工作宣传微视频,在各居委会、养老顾问点等广泛宣传,方便老年人知晓申请助餐服务的相关政策和信息。

再来看看朱强对大调研的感想吧!

只有用脚步丈量民情,才能切实用真心排解民忧。做好为老服务工作不能“想当然”而要“接地气”,必须立足于“老人为本”,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的服务才能真正暖到老人的胃,进而暖到老人的心。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