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三区联动”,让千年文明在00后手里“破圈”
2025-04-23千年壁画‘对话’科创园区
让世界读书日增添新玩法
用“立体阅读”构建跨越千年的文化长廊
这场“大思政”课堂让文明传承触手可及
一起来看看↓
近日,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之际,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联合长阳创谷园区、敦煌当代美术馆共同推出“以思政为魂,科艺为桥” 的多元化平台;通过校区、园区、社区的深度联动,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让青少年在艺术审美中感悟文化传承,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为“书香杨浦”注入青春活力。
在长阳创谷,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与长阳创谷园区签署合作协议,敦煌当代美术馆作为园区文化载体深度参与合作。三方明确以“思政为魂,科艺为桥”为核心理念,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与文化科创资源,打造常态化美育实践平台。
签约仪式上,敦煌当代美术馆被正式纳入学校思政教育体系,学校聘任了敦煌当代美术馆的运营总监作为思政政工师和科技美育校外辅导员,未来将围绕敦煌文化、城市更新等主题,开展系列艺术浸润课程。
“教育需要打破空间边界,让工业遗存成为育人生动的教材。”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校长吕黎明表示。长阳创谷从“工业锈带”转型为“文化秀带”,正是城市更新的鲜活案例,与学校开展常态化美育文化合作,能让青少年在真实场景中感受历史的脉动。
在敦煌当代美术馆内,上理实验红领巾宣讲队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特殊的“阅读”之旅。从精妙传神的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到融合现代审美的敦煌主题创意画作,200余件展品构筑起跨越千年的文化长廊。专业讲解员以“飞天形象的演变”为线索,通过北凉至盛唐的壁画对比,生动阐释艺术与历史的共生关系。
美术馆内,丰富多样的艺术展品令人目不暇接,从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到极具现代感又融合敦煌元素的创意画作,无一不让学生们惊叹。参观境象壁画时,笔触间流淌的色彩与线条,宛如一部部生动的史书,将长阳创谷那段热火朝天的工业岁月一一还原。曾经,这里是烟囱高耸、机器喧嚣的 “工业锈带”,钢铁碰撞的声响是城市奋进的鼓点,厂房承载着无数劳动者的梦想与汗水。
七年级学生季鑫渝驻足于境象壁画前感慨:“如今的文创空间承载着新的梦想。这让我明白,困境是蜕变的前奏,只要敢于创新,历史包袱也能转化为前进动力。”
八年级学生孙枫在一幅巨型飞天壁画前久久驻足:“金碧辉煌的楼台、衣袂飘飘的飞天让我震撼,沙粒装饰模拟出沙漠古道,仿佛能触摸到敦煌的风沙。这次参观让我明白,文明传承不是复制过去,而是让古老智慧在现代焕发新生。”
“艺术作品本身就是立体的书籍。”八年级学生姜屹年分享道,“飞天的飘带弧度记录着审美变迁,壁画的矿物颜料凝结着匠人智慧。这种用眼睛‘阅读’艺术、用心感受历史的方式,比文字更鲜活。”活动中,学生们还化身“小小讲解员”,向社区居民讲述敦煌故事,将文化自信传递给更多人。
从校园到园区,从书本到展馆,杨浦区构建起的“大思政”课堂,正在重新定义阅读的维度。当敦煌壁画成为美育教材,当工业遗存化作实践课堂,“读书”便升华为对文明基因的触摸、对城市发展的思考。
这场书香与美育交融的文化行动,不仅让青少年读懂“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更培育出面向未来的文化传承者。在“书香杨浦”的沃土上,这样的创新探索将持续书写育人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