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教学楼,至今书香依旧丨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

2023-11-19

2020年9月,杨浦区以“生活秀带”为主题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创建范围涵盖不可移动文物和工业遗产87处。创建以来,杨浦以全方面摸底、全要素保护、全方位赋能、全周期管理,全民性创建,推动工业遗产大规模保护和活化利用。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要求,挖掘阐释不可移动文物背后的深厚历史内涵,大规模推进工业遗产成片保护和再利用。从保护为主,向保护为主、有效利用并重转化,在新旧功能转化中让老建筑获得新生命,激发新活力。

“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百年老建筑怎样焕发新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市市东中学吕型伟书院,穿越时空,细嗅书香。

位于荆州路42号的上海市市东中学吕型伟书院,原是缉槼中学教学楼。其建于1915年,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913年,沪绅聂云台先生认为杨树浦“苦无良好学校,儿童失学者多”,于是向公共租界工部局提议创办学校,并捐地捐款,建成“工部局立聂中丞华童公学”,后更名为“缉槼中学”,1951年,又改名为“上海市市东中学”,上海市市长陈毅任命吕型伟担任校长。

为适应学校新发展,更好地活化利用历史建筑,杨浦以详实的历史调研和细致的现场查勘为依据,对老教学楼进行修缮,恢复建筑立面原有的材质肌理及细部装饰,还原室内平面格局和重要空间部位的历史风貌,整合阅读、活动、培训、学习、展示为一体,将其打造为吕型伟书院。

新旧对比

匠心工艺  风貌恢复 

以老教学楼1915年建成之初的历史原状作为修缮的主要参考依据,进行风貌恢复。注重在修缮中的传统工艺做法和历史材料延续,恢复市东中学老教学楼历史建筑立面原有的材质肌理、细部装饰和室内重要空间的历史风貌。

修缮前墙面材料(左)修缮后墙面材料(右)

修缮前门头(左)修缮后门头(右)

重现活力  实用舒适 

修缮后,建筑作为“吕型伟书院”使用,包含各类学习中心、体验实践中心、文化培育中心等,进一步传播吕型伟教育思想,传承市东文化特色。

大礼堂历史照片、修缮前及修缮后 

二层走道历史照片、修缮前及修缮后 

修缮前与修缮后的楼梯间

百年前,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机器造纸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远东第一大煤气厂、远东最大制皂厂……相继在杨浦滨江诞生。如今,江畔“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一批百年工业遗产通过“活化利用”,成为极具特色的空间场域,书写新旧和谐的共生篇章。

一直以来,杨浦推动区域文物资源集中连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通过保护修缮、挖掘价值、复现肌理、活化利用,推进大规模的工业遗产转化,将百年工业文明的深厚基因注入这片“人人共建”“人人共治”“人人共享”的诗意之地,构筑了面向人民、服务发展、活力涌动的新型滨江空间。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