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发展献良策 助力人民城市谋实招
2024-09-04近期,杨浦区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沪东工人文化宫举行。这次会议是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市委和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建设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会议。全体人大代表围绕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振作杨浦“一股劲”“三篇大文章”,聚焦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四度”目标和“五新”任务进行了深入讨论,积极献智出力。杨浦人大将分期推出审议发言摘要,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良策、谋实招!
武浩
建议在下一阶段工作,一是在提升数据经济的同时,加强对实体经济研判、支撑,要帮助传统经济借助数字经济转型提升。二是在城市更新方面发挥具有技术、特色、能力的企业作用,提升美丽家园能效,提高居民群众的感受度。三是要在城市功能建设上更加彰显杨浦特色,建议在杨浦滨江秀带增加遮阳区域、突出文化解读功能,要进一步做到可游览可阅读。在15分钟生活圈规划和建设上,要讲好历史建筑、文保建筑的故事。
周梅
建议在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互动上更多发力,进一步挖掘新兴行业潜力,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增长动力源。例如,鼓励发展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项目上凝聚好高校和企业的强大力量,同时通过实习、见习等方式助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周栋
我区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经济增长“稳”、转型方面“新”、民生保障“实”、社会治理“细”、自身建设“严”、分析问题“准”。烟草作为传统产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将克服压力,努力保持稳定,力争为我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何晖
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有效模式,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和引导,打造杨浦绿色低碳品牌,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推动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以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吴巍
今年杨浦教育事业发展十分可喜,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中高考成绩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接下来,希望开放更多相关科普场馆,促进上海数学和交叉学科研究院向基础教育的延伸,让学生与科学家能够进行面对面交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未来职业规划及学科教育,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梁洁
我区发展鼓舞人心,尤其在数字经济方面发展势头强劲。在现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之下,建议要注重在产业上多维布局。设计是独一无二,无法被数据替代的产业之一,在未来是发展的重要抓手。杨浦高校、设计研究院较多,要充分发挥这一背景和优势,用好规划师这支队伍,更好将高大上的规划与家门口的社区功能结合起来,在空间改造中传承和发扬我区文化,让城市空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社交需求、健康需求。
张茜
我区的亮眼成绩来之不易,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力和各部门执行力的有效协同。为进一步挖掘增长潜力,一是要在产业研究、营商、培育方面既看新增又保存量。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升级,以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能级,支持老树发新芽。二是要结合我区优势,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是要发挥我区传统的产业、学科、人才优势,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行业转型方面加强关注和培育,吸引实体经济的核心人才、战略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刘震宇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稳当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我区有着“谋长远”的战略思考,将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规律放在重要位置,未雨绸缪,顺势而为,谋定后动。下阶段,建议进一步处理好战略思考与精细化管理的关系、顺应市场大趋势与打造自身城区小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做好各建设项目的前考量和后评估,防止重复投资,反复施工,努力提升资金使用效能,用科学施政、科学管理保证在过紧日子的新常态中取得新发展。
李毅刚
从一串串数据中感受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振奋人心。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将健康饮食、环境氛围、医院诊疗、后期康复、慢病管理、分级诊疗等纳入体系建设,实现闭环式管理。要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优化新建楼宇垃圾分类投放方法,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持续提升城区居住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杰
要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产学研合作联席会议,深入交流合作进展、存在问题及未来规划。二是建立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或合作平台,设立平台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研发,进一步提高“产-学-研”成果转化链条转化效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三是深化科研项目和企业的合作,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以研促产,以产助研。
郑恋咏
建议将绿色社区和美丽家园建设有机结合,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做到美观和实用并行,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社区适老化改造上,要根据社区年龄结构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条件充分的新型小区采取智能改造方案。在电动车安全治理上,要加大电动车“满电回家”在园区的覆盖面,同时在社区配备悬挂式灭火器,双管齐下提升人民群众的便捷感与安全感。
张蓓
面对现如今签约对象全人群覆盖的情况,进一步规范家庭医生的签约程序,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区医生也进行了相关培训,例如增设的运动干预门诊,更好服务中青年群众。接下来,希望有更多更实际服务提供给中青年,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