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凉路第四小学办学水平的督导意见
2020-01-16杨浦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关于平凉路第四小学办学水平的督导意见
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依据《教育督导条例》和杨浦区《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督导的实施意见》(杨教【2018】36号),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于2019年11月5日至7日对集团所属的平凉路第四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办学水平督导。
一、近三年来学校办学的主要成绩与经验
学校足球特色鲜明,不断深化足球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在市区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一) 坚持创新与发展,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以章程建设推进依法办学,认真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以球育人——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加强与章程配套的系列制度建设,分年度目标达成要求清晰。学校以“以球育人”为办学理念,进一步打造校园足球文化环境,开展足球拓展课程与“足球节活动”,在各级各类足球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先后培育出一批优秀的足球人才输送至国家队。
(二)注重统整与优化,以课程建设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学校融合集团课程教学管理经验,立足校情修订了《教学流程五环节实施细则》,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积极开展主题式教学研讨活动,有效控制学生课外作业总量。学校围绕“创智课堂”“绿色指标”等主题研究落实课程实施方案,注重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元化,探究型课程过程化,开发了近20门拓展型课程,组建了10多个社团,开发了“机器人”探究课程,特别是“以球育人,快乐成长”的足球文化课程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加强实践与体验,以主题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围绕“懂礼仪、会学习、善运动、有自信、能合作”的育人目标,形成了以“传统节日”“主题教育”“艺术节”“科技节”及“领巾献礼”“阳光体育活动”等校本德育活动,创设“足球与文化”“足球小博士”等校本特色育人课程;学校 “以球育人”促进学生自我修行和心理健康成长,培育学生良好意识与心理品质。学校通过“育儿”讲座、“球星”报告、志愿者活动等,构建了家校社良好的育人格局。
(四)倡导合作与竞争,以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三尺讲台我的爱”“站在讲台的力量”“星尚团队”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整体提升师德素养和育德能力。学校聚焦“慧教学课堂”建设,着眼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真问题,不断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凸现“校本培训与校情密切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技能提高密切结合,校本专题指导与教学问题研讨密切结合”,初步显现“主题式教学研究、常态化校本研修、实效性结对带教、联动式组团发展”的校本研修特点。
二、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一)办学理念鲜明,但转换为办学目标的实践缺少系统的评价体系
建议:进一步完善办学目标的评价体系,围绕已有的“足球”特色活动,对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作深入研究,从而确定更为科学完整的“足球文化”目标评价体系。在整体构建学校育人活动框架的基础上,分部门分年级制订和完善围绕足球办学目标的评价指标。如学校提出的“懂礼仪、会学习、善运动、有自信、能合作”的育人目标,需有可检测的阶段性评价要求;对于“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的校训要有明确的定义和评价细则;同时可以借助学校龙头课题的研究,加强对“以球育人”内涵、体制、机制及途径的实践研究,细化各领域、分年段培养目标和配套的评价体系,将“以球育人”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落到实处。
(二)课程体系不够优化,教学管理不够精细
建议:进一步厘清“以球育人、快乐成长”与“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关系,明晰概念界定,显现校本特色。在优化基础型课程时,要关注市教委教研室提供的专业指导性文本,还需要有落实文本要求的具体抓手。在校本教研中加强《教学基本要求》的研读,深入领会《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引导教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针对《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要细化落实教材课程目标要求,制订详实的推进方案和课程目标落实的评价机制。各教研组要进一步梳理学科教学的关键问题和主要问题,依据问题确立研究主题,借助集团教研核心力量开展实效性研究,形成经验与成果。
(三)高端教师培养力度不够,缺乏分层培养的机制
建议:进一步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制定系统有序的培养方案,形成有力的发展培养机制,建设“新手型-胜任型-骨干型”教师梯队。注重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加强对学科、研修的专业引领,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参与区级骨干的评选及高级职称的评审。加强对教师的教科研指导,实施校本教科研行动计划,着力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不断满足教师成长需求。
督导组希望学校通过本次督导,引发前瞻思考,厘定办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办人民满意的杨浦教育做出贡献。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