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手记:用眼睛发现问题 用脚步踏出经验~

2019-05-15

在衡量垃圾分类的“五有”指标中,最关键且最难达到的莫过于“有分类实效”了,即干湿垃圾要达到85%以上的纯度。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殷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孙辉的心声

↓↓↓

孙辉一线手记

    2018年10月以来,我对照“五有”指标,特别是“有分类实效”,在早晚投放时段对殷行社区7个新村片进行走访,边调研边发现问题、边总结经验,提出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双动一体”的工作方法。

为什么要“双动一体”?

    我在调研中发现,虽早晚4小时投放时段有分类志愿者在点位守候,但居民家中分类比例并未提高,如指导员仅在点位上站而论道,难以在源头上保证分类实效,依靠垃圾箱房分拣员的二次分拣无异于天方夜谭。

    几次观察下来,我逐渐意识到垃圾分类指导员仅动口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不仅不能起到引导分类效果,还可能激发居民的逆反心理,对垃圾分类实效是负效应。

我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好的典型。工二(1)居委会有一位指导员,不仅向居民宣讲分类知识,还携丈夫一起制作了分类工具,对居民投放的垃圾当场破袋,干湿垃圾分拣后,还把塑料袋放到干垃圾桶中。她的分类点位干湿垃圾分类在90%以上,还带动了附近三个点位的指导员一起动手,实效显著。她告诉我:“我发现自从我动手分拣之后,有的居民慢慢被我感化了,他们会觉得不好意思,自己在家里分好再扔出来。”

    我总结了三位指导员的做法,分片区召开垃圾分类推进现场会,采用“现场看、专家评、大家议”的方式,推广指导员既要动口说,也要动手拣的经验做法,从点带动线牵动面辐射到片,分类实效显著提升。

指导员从哪里来?

    “双动一体”对指导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提高了分类实效,但也带来了新问题:一是新推开的小区因为要求高,指导员招募难;二是已经推开的小区指导员易流失。面对这样的“两难”情况怎么办?是降低招募要求还是继续坚持“双动一体”宁缺毋滥?

    我们选择坚持宁缺毋滥,总结了三种因地制宜发动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模式:第一类是巩固内心驱动型的志愿者队伍。第二类是拓展一定物质驱动型的志愿者队伍。第三类是补充外来务工人员的志愿者队伍。目前,通过三管齐下,街道基本解决了“双动”要求下的指导员招募难、易流失问题。

如何标准化操作?

    在推进指导员“双动一体”过程中,我们在总结分类达人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接二看三讲四拣”四步工作法。一接,就是居民前来投放时指导员要主动接过垃圾袋;二看,就是接过后破袋看分类情况;三讲,就是对不分类或分类不正确的及时宣讲,分类正确的为居民点赞;四拣,就是在讲过后对不分类或分类不正确的垃圾当场精准分拣到位(我们还为每个指导员统一配备了破袋和分拣的工具)。目前,四步法操作流程被逐渐推广至殷行各片区,覆盖了近300名垃圾分类指导员。

再来看看孙辉主任对大调研的感想吧

↓↓↓

通过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调研,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多用眼看、多用嘴问、多用步量,才能摸准实情,听到真话,想到实招——高手在民间,经验在一线。

走访.jpg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