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的志愿者如何“分身有术”

2022-05-20

1653016844(1).png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我区各社区的“疫线”,涌现了不少“多面手”。“德才兼备”的他们“分身有术”,全身心投入、全天候付出,汇聚成一束束微光,照亮社区的战“疫”胜利之路。

  每天“转场”,所有“工种”都是“行家里手”——暂时缺席孩子成长的遗憾,被抗疫“同行”的温暖“弥补”

  周江英,永吉路上一家花店的店主,五角场街道疫情防控应急先锋队第四组组长。

  在应急先锋队的日子里,周江英几乎把所有“工种”的志愿服务都经历了一遍。排摸登记、上门复核、协助转运……日前,为了及时转运隔离密接人员,尽快切断社区传播,周江英和先锋队队员要一直忙碌到凌晨两点。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我们好像都成了‘行家里手’,什么事情都能做。”周江英说,他们已经在很多居委会轮转过,每天还要“转场”,可能上午在东郸居民区协助医护人员上门采样,下午就在国权北居委会帮忙分发物资,忙起来的时候连自己吃没吃过饭都不记得。周江英还在街道的物资集散点服务过,根据各居委会物资需求,进行统筹、汇总,口罩、抗原检测试剂、防护服……周江英带领组员把清单列得清清楚楚,让送货司机和搬运团队一目了然。

  周江英印象最深的是那段气温“飙升”的日子,三十多度的天气,在闷热的“大白”里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周江英浑身湿透,每天都感觉晕晕乎乎,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周江英始终觉得她做的这些不算什么,“真正辛苦的是居委会干部,他们每天统计各种数据到深夜乃至凌晨,往往第二天还要做核酸筛查、发抗原、分物资,跟他们相比,我们搬搬东西、爬爬楼,其实都还好。”

  自从成为防疫志愿者,照顾家庭、休息、娱乐,好像都与周江英“无缘”了。“4月上旬,我的二宝刚满两岁,我离开家的时候,他还不怎么会说话,就是两个字四个字地往外蹦,现在,他已经会背诗、唱儿歌了。”然而,暂时缺席孩子成长过程的遗憾,被抗疫路上一些人给予的温暖“弥补”了。

  浦西封控后,按照规定,店铺里不能住人,周江英就在一家酒店临时歇脚。当酒店负责人得知她是防疫志愿者后,从4月6日至今没再收过房费,酒店还专门为周江英准备了电脑桌,让她可以安心工作。

  周江英的组员清一色都是男生,他们得知周江英没有带夏季衣服后,马上送来了新T恤,其他日常生活所需物资也没让周江英操过心,“说是组长,现在倒更像是‘团宠’,被组员们照顾得好好的。”周江英笑着说。

  如今,每日新增感染人数持续下降,变的是数字,不变的是那颗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相信我们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到那时,我也可以回到家,抱抱孩子,听他们甜甜地叫声‘妈妈’。”

  当教育人遇上采样管和鼻咽拭子——育人、抗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40,起床抢菜、洗漱、吃早饭;

  7:45,在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位;

  8:00,穿戴防护装备,整理、补充物资;

  11:00,一边吃午饭一边汇总备份空中课堂资源,并查看解答学校资源下载问题;

  12:45,消毒、分拣、清点物资;电询核对病例信息,通知上门采样;

  16:00,回家;

  晚上,继续处理空中课堂工作的相关事宜。

  这是区教育学院信息中心90后入党积极分子张弘的抗疫作息时间表。

  5年前,张弘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上海教育援藏工作队,深入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日喀则市拉孜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教育支援工作。今年,他再次响应号召,加入区教育系统防疫志愿队,成为一名冲锋在“疫线”的教育人。

  经过3天培训后,张弘被分配到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采样团队出发前的物资准备,归来后剩余未使用物资的消毒分拣归整,物资的整体清点;电话核对信息,通知核酸采样……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采样的人手比较紧张,时常有外出采样任务,于是,张弘所在的教育驻平凉团队主动担起了后勤保障的重任,最大限度地为医护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核酸采样完成后剩余物资的消毒分拣是强度最大、危险性最高的。采样归来的剩余物资经统一消毒后,还需进行二次消毒。剩余的采样管分类单、混管,50支一袋装配统一。余量不一的消毒液要重新装配满瓶,混装的咽、鼻拭子也需重新分拣规整。”张弘说,把物资准备做到位了,能够给到一线核酸采样团队更充裕的休整时间,“让医护人员多坐一会儿,多休息一会儿,是我们最乐于见到的。”

  除了防疫志愿队的工作外,张弘还承担着我区师生线上教学期间空中课堂资源的相关工作。当空中课堂资源需要修改调整时,张弘及时审核、整理、提交、跟进,并与教研员、电教馆、电视台对接;电教馆每日更新的全年级全学科的空中课堂资源,张弘第一时间汇总备份到区级网盘以供全区学校使用;各校在空中课堂资源下载使用遇到困难了,他也会尽快解答处理。

  “作为新时代教育人,无论是在抗疫,还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都将继续保持战斗状态,为杨浦,为上海,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弘说。

  全员参与,“消杀天团”出战——“保障居民生命健康,苦点、累点都值得”

  身穿防护服、肩背喷雾器,一层层爬楼、一遍遍喷洒……在延吉新村街道,由专业消杀人员、消防员、物业工作人员、居民志愿者等组成的消杀“天团”,冲锋在前,为社区居民筑起安全屏障。

  为及时切断疫情传播链,这支消杀“天团”经过系统培训后立即上岗,对辖区阳性感染者家庭开展终末消杀,对“阳楼”实施巡回消杀。据了解,目前队伍共计30余人,全天候待命,及时对接街道转运组,掌握新增消杀点位情况,以便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攻关,做到日结日清。

  延吉新村街道辖区内大多是老旧小区,楼栋消杀工作全靠队员们“11路”爬楼进行。药箱灌满消毒水后重达四五十斤,防护服和N95口罩密不透风,整个人很快就会湿透。面对来自“隐形战场”的“敌人”,没有一个人退缩。

  消杀队队长耿声远说:“我们消杀队担负着消灭传染源、阻断疫情传播风险的职责,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耿声远和队员们奔波在一个个小区,辗转于一栋栋楼宇,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早已记不清执行了多少次消杀任务。“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苦一点、累一点都值得。”

  除了终末消杀,各居民区的预防性消杀也在毫不懈怠地进行。

  物业工作人员每天对小区内除阳性楼栋外的公共空间至少开展2次以上预防性消毒,重点消杀居委会、楼栋内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内按钮等容易被忽略的细微之处。在物业力量不足的小区,党员、志愿者则及时“补位”,积极参与。不少下沉干部、在职党员、楼组长、志愿者在党组织和居委会的号召下,纷纷主动承担起自家楼栋、团购物资、快递包裹的消杀工作。

  控江西三村的保洁员吴守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成为团购物资的“消杀员”;居住在敦化路4弄的老党员戴闲如,则“扛”起了所在楼道的消杀和打扫工作……

  “消杀人员在上岗前都经过线上线下培训,认真学习了消杀重点、消杀流程、注意事项以及防护用品使用等知识,在保障消杀作业科学规范的同时,个人防护万无一失,切实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炼成大家口中“最专业”的志愿者——担心团购商品参差不齐?“律政先锋”来把关

  特殊时期,我区的“律政先锋”们也没有闲着。

  当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社区团购遇到缺斤短两,菜品质量有出入该怎么办?“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疫情期间,上海益昌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陈颖承担起了社区团购审核管理组组长一职,主要负责团购商品的对接统计以及报备审核、监督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社区团购合规、有效、低风险,陈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团购物品必要性、供货商资质、商品价格合理性等方面,仔细审核、严格把关。

  上海国狮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喻志星是一名退役军人。疫情期间,他创建微信群,迅速在小区成立“军人党员突击队”,联合物业为居民提供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同时,他还是一名“团长”,牵头制定团购规则,成为大家口中“最专业”的志愿者。

  中闻上海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夏小伟则带领律所党支部,成立了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团队,为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服务。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