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区一方案 精准发力 四平路街道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9-11-29

20191129.png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近日从四平路街道获悉,开展垃圾分类工作5个月来,街道聚焦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抓硬件建设、抓问题解决、抓队伍保障,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只有居民觉得简便易行,分类工作才能长期坚持。鞍山八村是一个老小区,基础设施较差。之前,垃圾厢房旁没有路灯,给居民晚上投放垃圾带来不便。此外,不少居民在分类完垃圾后有洗手的需求,但由于没有可以接的水管,安装水龙头也难以实现。针对这类老小区,街道为每个垃圾厢房配备了“两件套”,方便居民投放。

  在鞍山八村的定时、定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记者看到,垃圾厢房旁配备了太阳能灯和一个简易洗手桶。到了晚饭时间,开灯、推出垃圾桶、将装满水的洗手桶放置在一边,分拣员朱爱华准备就绪,6点一到,不少居民就来扔垃圾了。朱爱华仔细检查,发现有错就及时纠正,并进行二次分拣。“现在九成垃圾都能投放正确,比之前有了很大提高。”朱爱华说。

  目前,四平路社区像朱爱华这样的分拣员共有89名,另有督导员12名。街道还组建了党员志愿者宣传员队伍23支,分类指导员队伍171名,通过党建引领,促进自治共治,把社区党员、群众骨干、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凝聚在一起,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主体。

  在居民徐长妹家看到,厨房共摆放了4个容器:2个在冰箱旁,分别用来存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2个在料理台边,用来投放干、湿垃圾。说起垃圾分类的经验,徐阿姨有一大把,“存放湿垃圾的盒子原本是家中孩子用来放玩具的,因为有个盖子,存放湿垃圾能隔离异味,不招虫子。”在徐长妹家的冰箱上,贴着详细的垃圾分类方法,便于查询;餐桌上,则夹着小区垃圾分类的投放时间。她告诉记者,居委会还经常组织开展有关垃圾分类的讲座,自己去参加过好几次,很有收获。

  据了解,为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四平路街道近几个月来在宣传发动上精准发力,充分调动发挥居民区党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条幅、宣传单、宣传橱窗等阵地,进小区、进家庭、进楼宇、进社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大力营造浓厚氛围,发扬入户“敲门精神”,引导居民树立垃圾分类新理念和新意识,做到入脑、入心。在紫荆广场、公交新村居民区,街道先后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倡议”“我为垃圾分类献一计”等活动,通过现场讲解答疑、游戏互动、发放宣传品,让居民了解、学会分类,主动分类,养成良好习惯。

  在硬件方面,针对有的小区垃圾厢房配置滞后等问题,街道通过改造和美化垃圾房、投放点、宣传栏等,提高居民关注度、参与率。公交新村的垃圾厢房受环境所限,没有4扇门。街道对这类厢房进行了标识改造。目前,89座居民区垃圾厢房已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

  数据显示,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四平路社区每月干、湿垃圾产生量持续减少。其中,6月干垃圾量1769吨,10月减少至1404吨,6月湿垃圾量630吨,10月减少至515吨。干湿垃圾分别减量21%和18%。与此同时,“爱回收”机器内可回收物的回收量持续增长,从6月的31吨增至10月的149吨,是原来的4.8倍。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