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人生 “图”写历史 走进杨浦老厂房的前世今生

2020-10-22

  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和上海市文联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画说人生”线下采风活动,让艺术家与参与者一起行走黄浦江畔,通过“实地采风+现场指导”的方式,共同画出“我的上海,我的浦江”。

  近日,在定海路街道宣文办的支持下,“画说人生”线下采风活动来到了杨浦滨江的杨树浦驿站电厂党群服务站。杨树浦发电厂建成于1912年,曾是远东第一大火力发电厂。2019年10月,发电厂的3号煤炭转运站作为杨树浦驿站电厂党群服务站揭幕,这次的写生活动就在这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空间中进行。

  杨浦滨江一带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曾经工厂林立,终日伴随着机器轰鸣,繁忙且喧嚣。随着城市的拓展和更迭,喧嚣的工业之声渐渐消失,一片依托于旧工业园地的艺术新地标傍水而生。这里既有阳光下如云如雾的粉黛乱子草,又有夜幕中璀璨闪亮的浦江夜色,已然成为市民们亲近自然、沉浸艺术的一方好去处。

  这样的好去处也非常契合“画说人生”的征稿主题——我的上海,我的浦江。本次活动由青年艺术家罗陵君老师带队,在第二届“画说人生”作品征集活动颁奖典礼上,罗陵君获聘“青少年培养计划”导师。在罗陵君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以临江的驿站为中心各自分散,找到心仪的视角,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在这里,可以入画的风景很多:驿站提供的室内空间里,江水与江景一览无遗;背面则是发电厂遗留下来的长长的运煤通道,幽深的钢铁空间仿佛联通着时空隧道,静静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转过身去,红白相间的烟囱与灰色的老厂房充满色彩的张力……

  罗老师显然也被这里的风景吸引,索性席地而坐,给孩子们上了一节取景与透视的热身课。“这里有自然的风貌,也有城市的印记,是一个很适合孩子们去寻找和发现美的地方。”罗陵君说。“绘画的本质不在于画得像不像,而在于如何在一片天地中通过观察得到素材。素材也没有好和坏之分,重要的是,它打动了你,它为什么打动你,这才是最有意义的部分。”

  10月7日,“画说人生”线下写生活动再一次来到杨浦滨江展开写生,这一次参与活动的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中学高二美术班的学生们。上戏附中的美术老师、青年画家李君、王们书是这次写生活动的指导老师。

  对于此次活动,李君老师说道:“这次写生活动和平日里在教室里学习美术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们对空间、场景和景物的理解是实实在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而不像在教室里那样平面化。学生们对空间构架的理解有一个切身的体验,这个我觉得很重要。”

  王们书老师说:“这一次参与写生的是上戏附中绘画专业的同学们,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这次的活动帮助他们强化了造型训练和色彩训练,拓展了他们作画的感觉和经验,对于他们的专业素养也有所裨益。”

  一日的写生过去得很快,在杨浦滨江这个有时间厚度和空间深度的工业遗存改造地,参与者们看到了黄浦江边近百年的工业历程,也从更多的视角发现、记录着生活中的美。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