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杨浦区高中生“双进入”探究活动中期论坛顺利举行

2021-08-02

在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下,通过少科站助教团队积极的调整与沟通,第十一届杨浦区高中生“双进入”探究活动中期论坛于7月31日在线上顺利开展。

本届活动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历经自主报名、科学素养考察、双向面谈和试带教的重重考验,48名学员于5月如期举行开题报告。

暑期是学生开展课题探究的关键时期,相较去年,大部分培育基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过助教努力协调,落实申请、登记等手续以满足学生在暑期进入基地开展实验。无法进入基地的同学,助教和基地导师共同出谋划策为学员创造各种实验平台:线上交流、少科站会面等。特别是复旦生命培育基地的导师把实验室从大学“搬”到了少科站,经过导师和研究生的专业指导,该同学在7月完成了课题的第一阶段探究。

本届48名学员在18个院士团队和高校基地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探究已近1个月,他们带着各自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疑惑和下阶段目标与高校专家共聚“云端”线上交流,希望得到导师以外的专家对自己课题研究进展的评价和建议。

本次中期论坛按学科分为工程物理、计算机信息、环境化学、生物医药和社会科学五组开展。

工程物理组

本组是来自“褚君浩院士团队”中科院红外物理实验室、“陶瑞宝院士团队”复旦大学物理系、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以及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培育基地的学员。

伞柄的特殊设计、鲨鱼鳍表面特点的利用、新型材料在紫外探测中的尝试......学员们分享自己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专家们就研究过程阐述、相关领域研究参考、课题创新性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希望他们的研究从实际出发,思考并突出自身课题的价值与意义。

计算机信息组

本组是来自“庄松林院士团队”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光电信息实验中心、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实践工作站、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培育基地的学员。

同学们的课题不仅关注于运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还融入人文关怀,关注到了弱势群体,对盲人导航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专家们从应用场景、技术突破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环境化学组

本组是来自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培育基地的学员。

学生们的选题结合时下热点,有的关注水污染治理;有的探究城市污染物扩散;还有的同学聚焦CEA的检测......专家从课题的创新性、实验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希望同学们完善实验,讲清思路,从高中生的角度做出既有深度又接地气的课题。

生物医药组

本组是来自海军军医大学中药资源实验室、海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化教研室、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以及“王红阳院士团队”肝胆肿瘤精准诊疗研究中心培育基地的学员。

同学们做足准备,充分展现了各自的研究亮点。不少同学将生活中的问题发现转化成科学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将中药应用在鱼类的烂尾病中、利用生物技术加速毛发分解等......专家们从选题、创新性及文献参考价值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社会科学组

本组是来自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培育基地的学员。

同学们关注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横跨消费、心理、媒介素养、公共空间、停车难、996等热点话题。专家老师分别从研究问题的聚焦、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对学员课题进行了针对性地点评,提出了许多优化建议,希望帮助他们把握好下一阶段的研究推进方向。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