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打造服务于技术创新全链条的第四方平台 2017年10月26日     来源:中国文明网

1.jpg

在被称为上海市区唯一一块自然生态绿宝石的杨浦区新江湾城的西北地块上,坐落着著名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西侧与其毗邻的有一家身份特殊的园区。2015年4月2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协调设立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落户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湾谷科技园。

说起东部中心必然涉及一个人,他就是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总裁,谢吉华。

2.jpg

打造一个平台让资本有落雨的环境

谢吉华大学读的是经济,刚进校就被选调为青年干部培养,后来进入团市委工作。1994年,谢吉华离开工作了11年的团市委,“下海”到上海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团市委他是部长,到了科投公司只是普通职员,从零开始。

2001年刚来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时,交到谢吉华手里的只有三方股东合计264万元的现金出资,以及一座6000多平方米的旧厂房,其中能用于孵化的甚至只有3000平方米。是什么吸引谢吉华甘愿交回一年的奖金也要离开老东家加盟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谢吉华说,“杨浦是上海的高校区,集中了上海四成高校资源,科研成果潜在溢出效应明显,这里的创业带动就业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正是这种地缘优势催生了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在后来众多场合,谢吉华都不无得意地讲起,“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联动是杨浦转型的重要路径,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可以算是‘三区联动’思路最早的实践者。”

于2009年底投入使用的杨浦科技创业中心三期项目,“三号湾”定位于企业加速器。几年来,“加速器”成为“孵化效益展示地、毕业企业聚集地、风险投资关注地、上市企业挖掘地”。然而谢吉华感到,加速不应只是对一些企业的个别关照,营造一种聚集资本、让技术流动更便利的环境,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或许更重要。

当上海城投在杨浦新江湾城建设湾谷科技园区时,谢吉华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机会,与上海城投共同成立湾谷科技园管理公司,由城投负责开发,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负责园区整体运营规划。90万平方米的科技园,核心是什么,谢吉华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需要资本是肯定的,但钱怎么来,让风险投资机构注册在这里就可以了吗?这显然不明智。“因为风投基金都是在天上飘的,即便注册在你这里,它不落雨你也拿它没办法。”他觉得,必须要从做基础入手,打造一个平台,让资本有落雨的环境。这个“落雨环境”,谢吉华看中了技术转移。“我们的产学研与市场是脱节的。为什么?评价体系不对。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是国家的,它们不在意产业化,只关注发论文,当然这个现象现在有所好转。能把产学研最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的手段是市场,而市场的本质是通过资本串联的,要建立起能够促进技术转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谢吉华说,当然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机构在做技术转移这件事,但问题在于现在的技术转移都是点对点的,大部分技术不能实现产业化。在谢吉华眼中,技术转移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从研发到产品再到产业化,而不是简单的买卖。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要求。“这天,我幸福坏了,马上向市政府汇报了建‘东部中心’的想法,8月市政府打报告给科技部,11月得到科技部批复,同意上海建‘东部中心’。”谢吉华说,“‘东部中心’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乃至全球,可以说打破了原有的格局。”

不到一年的时间,2015年4月23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正式在湾谷科技园挂牌成立。

3.jpg

从孵化器到推动产、学、研技术创新的加速器

目前,谢吉华还身兼两个职务,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和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自2001年来到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至2015年东部中心正式揭牌以后的十多年来,谢吉华亲历了科技企业孵化到产、学、研融合加速发展的进程。

上海北漠景观幕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专业制作玻璃幕墙工程施工的企业,由于业务面狭窄,技术落后,一直没有寻求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通过东中心平台的牵线搭桥,他们找到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初步确立扩大业务面,进行智能玻璃幕墙的技术开发和引入。但是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个瓶颈问题,即传感器体积过大、灵敏度不高、且能耗太高,就这一关键问题通过东中心平台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及信息检索,发现上海交通大学的微纳技术研究中心有一项全球领先的微型低能耗、无线传感技术,经过双方努力,最终达成一个产学研项目,根据企业的特殊需求开发一款微变形测量传感器,项目总投入203.5万元。由于这项技术的运用,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明显上升,销售额也提升了200%以上。企业深刻意识到走科技转型之路对于未来战略发展的深远影响,产生了二次研发的想法,希望微纳传感器能向多功能集成方向发展。经过多次与交大教授的谈判,达成了一项多功能微纳传感器的开发生产协议,并投资8000万,由北漠景观在海安设厂。而对于巨大的投入,北漠景观明显感到了资金的压力。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为企业创办了一套用股权方式兼并专业企业,做到生产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设备零投入。既能加快生产,又能降低现金流。目前企业无论研发还是生产都已步入正轨。

一年多前,受上海市科委依托,东部中心试点运行科技创新券。科技创新劵是一种政策工具,东部中心则把这种工具精心嵌入各类创新主体,活跃上海的科技服务业,推动科技成果更快地进入市场。高校、研发机构、企业与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达成项目合作意向后,即可申请创新券。项目完成后,服务机构可凭券兑换现金。

挂牌新三板的企源科技是首个尝鲜者。2016年3月,他们与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制药企业签约,启动“新药研发流程再造”项目。由于服务对象的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目的性不明确,企源科技为客户开发了一个尽量标准化的研发过程管理体系。该项目完成后,企源科技向东部中心兑现了价值10万元的创新券。

去年,上海海事大学蓄冷技术研究所针对热回收装置,展开了一系列复合相变蓄热技术研究,并希望让成果实现产业化。据介绍,压缩式制冷机在制冷过程中,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热量,数值可达到制冷量的1.1—1.3倍。而通过热回收装置充分利用空调系统的废热,可以减少热污染,还能提供免费的生活用水。在实验室取得突破后,海事大学科研团队选择科创帮作为其成果产业化的合作伙伴,走通市场验证、产品定型、产业化模式选择、合作谈判等一系列阶段。不久前,东部中心旗下的科创帮与上海海事大学联合为“复合相变蓄热技术成果的科技战略研究”项目申请了创新券,有望获得20万—30万元补贴,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4.jpg

我要让全世界的技术在这里交易

许多年来,为了这个东部中心建设,谢吉华忙得脚不着地,有如“空中飞人”连轴工作,有时连家都来不及回,出差用的换洗衣服都是司机帮忙“交接”的。

围绕打造国际技术转移转化运营试验区这一核心目标,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以“创新先行先试者、国际资源导入者、功能平台构建者”为己任,集技术交易、孵化引导、科技金融、国际对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海量聚集国内外顶尖技术并实现交易,推动技术市场和资本的有力结合,最终形成科教资源雄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技术转移机制完善、技术交易模式创新的国家技术转移战略要地,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体系枢纽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战略布局,获得了部、市、区等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关注,必将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积极的贡献。

目前,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已在海外建立了新加坡分中心、美国波士顿分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伦敦分中心和加拿大多伦多分中心;在国内其他地区建立了甘肃、新疆、云南、宁波、宿州、太仓、安徽、济南和浙江等多个国内分中心,并在乌鲁木齐设立东部中心驻疆办事处。

当初还在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的时候,看着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进来,开着宝马车走了。谢吉华对员工说:“他们骑自行车时,不要以一种施予者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满怀憧憬而来,是社会的正能量;他们开宝马走时,不要嫉妒他们,他们付出的艰辛,远非你能想象”。而现在,谢吉华说:我要让全世界的技术在这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