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防疫攻坚进行时】区民政局党组分类施策,凸显战“疫”大格局

2020-03-09

本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以来,区民政局党组积极贯彻中央、市委、区委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坚决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有力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贯彻区委“五个一线”文件精神,出台系统加强“四个担当”落实“五个一线”意见,积极响应区委组织部“倡议书”。1月28日,党组书记、局长明依同志亲自挂帅,抽调骨干党员,全面投入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区工作组,严控疫情防控 “最后一道防线”;6名党员干部选调社区支援抗 “疫”;组建43名党员志愿者队伍随时增援一线,关键时刻体现民政担当。

四项机制保障养老机构防疫

闭院隔离机制,机构落实“五个暂停”,护理人员全隔离,物资送运无接触交接;动态跟踪机制,掌握春节返乡员工、离院老人动态信息,确定区内3家宾馆作为隔离点,实施“逢返必隔”举措;协调保障机制,协调解决防护物资,先后向养老机构免费发放口罩17300个、一次性手套2350副、额温枪15把、消毒洗手液360瓶、84消毒液6大桶,有效缓解物资压力;监督检查机制,组织干部、党员志愿者,对全区63家养老机构开展“蹲点式”督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到位。

三个“确保”保障社区刚需老人

确保住养老人刚需,全区10家长者照护之家165名住养刚需老人开展住养服务,确保助餐老人刚需,高标准筛选供餐企业,开通社区绿色通道,为社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助餐刚需服务;确保失能老人刚需,采取“电话联络+上门应急”方式,为全区127名独居、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聚焦四“底”保障社会救助

排摸底数,加强社区困难对象的排摸走访力度,重点掌握湖北等外省市回沪社会救助对象情况,确保不遗漏;理清底账,加强对32名集中供养、231名分散供养困难老人、特困供养人员关怀,确保健康安全;兜住底线,1月至今全区共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8998万元,惠及8.5万人次;对低保家庭成员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336万元;诠释底蕴,简化项目审核程序,鼓励救助干部进社区收集申请材料,凸显民政文化底蕴。

关注“小”“特”保障社会兜底

“小”即困境儿童,采取“普遍排查+个案干预”,联动街道广泛排查,重点关注因疫情导致无人监护特殊个案,及时提供危机干预;采取“严格监管+专人照料”,对站内救助儿童封闭管理,那派专人做好学业辅导、心理调适、生活娱乐照料;采取“动态跟踪+走访慰问”,对寄养家庭孩子,加强微信、电话等方式动态跟踪,寄养家庭经济困难,给予医疗防护和生活必需品支持慰问;“特”即特殊群体,采取“应收尽收+闭站管控”措施,对流浪人员、“两无人员”,联动公安、卫生等部门,实行入站必检、单间住宿、限制外出等措施,保障生活必须及防疫必须。

两个“支持”保障社会参与

复工支持,指导规范全区850家社会组织复工,发布告知书、健康提示、发热门诊分布等信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复工;参与支持,提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防疫倡议,激励社会组织发扬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抗 “疫”。

“214”流程保障社区事务办理

“2”即公布两张清单,“全程网办清单”和“暂缓办理事项清单”,引导居民网上办事,源头上减量;“1” 即“进门一扫”,现场办事居民必须 “随申码”扫码认证;“4”即“办事四必”,必须戴口罩、必须问清办事事项、必须测体温、必须信息登记。此外,鼓励居民网上预约、提前咨询,确保“只跑一次”。

“四个环节”保障“好事”办好

优化服务流程,推行网上预约、错峰登记、规范办理、当场发证,同时做好“高峰日”研判,严格落实人员、场馆卫生防疫标准,确保 “好事”办好。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