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惠民生 件件暖民心 2019-01-21

“以前小区环境又脏又乱,设施十分陈旧,现在环境变美了,小外孙每个周末都要来玩。”说起自己居住的辽源三村小区,居民胡阿婆有一肚子话要说。辽源三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老旧小区,过去,小区内建筑外立面破损失修、共享单车乱停放、晾衣架随意搭建、电网线错综复杂等问题让人十分头疼。去年,杨浦区政府实事项目之一的“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启动,辽源三村小区成为全区首个开工的小区。如今,小区道路宽阔了、花园景观提升了、房屋外立面焕然一新,连雨水管道也被翻修一新。胡阿婆高兴地说:“昔日的老旧小区变身为‘美丽家园’,大家有一种住进新房子的感觉,越住越舒心了。”

  辽源三村小区的变化只是杨浦实施2018年区政府实事项目的一个缩影。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杨浦从市民高度关注的方面入手,梳理出了12类47项区政府实事项目,涉及21个相关部门和12个街镇。截至去年年底,12类47项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部分项目超额完成。

  买菜不用走远路、菜品质量好、菜价亲民,如何满足市民的这些需求?在去年的区政府实事项目中,为填补传统菜市场服务的盲区,缓解菜市场距离过远的“痛点”,全区新建了智慧微菜场19家,完成年度计划的190%。

  家住辽源西路190弄的谢阿姨,就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实事项目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现在,谢阿姨每天只需来到小区大门入口处的“菜柜”前驻足停留,打开手机APP“食行生鲜”,点击订单获取密码,输入密码后,便可取出自己前一天在网上选购的菜品。“‘智慧微菜场’建成后,我就经常在网上买菜,前一天下单,第二天就能拿到,还能选择提货时间,非常方便。而且网上买的菜比较新鲜、干净,价格也更便宜,我觉得非常不错。”谢阿姨说。

  近年来,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还是在居民区,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新风尚。在杨浦的不少小区,生活垃圾即便经过干湿分类,但仍有不少可回收物混在干垃圾中,如塑料瓶、废纸、废旧纺织物、废玻璃等。过去,这些瓶瓶罐罐因价值不高,就被居民随手混杂在干垃圾里,最终只能和干垃圾一起处理。为提升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去年的区政府实事项目把新建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也列入其中。

  去年3月,位于新江湾城街道的尚浦名邸小区成为本区第一个设置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的小区,一个个外形似自动饮料贩卖机的智能化设备被设立于此。居民将家中的可回收物投递至此处,相应的积分便会自动存入个人账户。“以前,大部分可回收垃圾都是由保洁员拖到废品交易站卖掉,不但麻烦,还卖不了多少钱。”新江湾城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康清德表示,有了这个回收渠道以后,居民分拣可回收垃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垃圾减量效果也显著提升。

  此外,2018年的区政府实事项目还在食品安全建设、为老服务、水务交通、市民文化生活、卫生健康服务、平安设施建设、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创业就业等方面收到了实效,包括完成19所学校食品安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完成年度计划的100%;新增养老院床位503张,完成年度计划的101%;佳木斯路(营口路-沙岗路)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创建提升243个标准化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完成年度计划的101%;为180770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签约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慢病精细化管理和“健康云”服务,完成年度计划的106%;以入室盗窃多发、防范设施薄弱的小区为重点,为45000户确实有需要的居民住宅安装防盗窗锁(限位器)或无线遥控震动防盗报警器,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建设控江路噪声在线监测点,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帮助603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完成年度计划的101%等。

  一批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不少百姓的热切期盼成为了现实,市民们纷纷表示,这些实事项目件件惠民,办到了大家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