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东最早创办的平民学校--杨树浦平民学校(上)

2020-11-06


20世纪20年代的沪东地区曾经厂房林立,机器声轰鸣,不仅有水电煤等市政公共事业,还有纺织、造船、机械、化工等不同产业共同汇聚于此,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区。因此,杨浦也曾被誉为“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一个缩影”。

随着各类工厂的不断增加,杨树浦一带也逐渐成为了工人的集聚区。早晚两段时间,随处可见的是穿梭在杨树浦路街头,手提饭篮,来来往往上下班的工人。当时区境内的工人总数已达到近20万,可谓是数量巨大。但与庞大人数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工人们水深火热的苦难境遇:残酷的用工制度、无尽的剥削压榨、极端的人格侮辱……

由于近代中国工人阶级主要是来自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他们绝大多数政治意识薄弱,又缺乏文化知识,以致于长期生活在资本家的压迫下却不知该如何反抗。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共产党人就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924年,中共中央运动委员会负责人邓中夏为发展上海工人运动,提倡创办平民学校,以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

同年6月,上海大学学生杨之华、张琴秋等人接受党组织派遣,在沪东地区筹办了第一所面向工人的学校——杨树浦平民学校,校址设在平凉路韬朋路(今通北路)惟兴里900号。由张琴秋任校长,学校分男、女两校,共有学生150名,大多是杨浦各纱厂的工人。学校分甲乙丙丁四班教授,甲班课程除国语、算术外,应学员要求还增加了历史、地理等科目。国语课本都是教师自己编的,内容是关乎工人切身利益的事,从日常工人生活中的小事说起,让工人接受启蒙教育。学校除了教授一些文化知识,主要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传递革命思想。

杨树浦平民学校的教学活动十分出色,工人们的学习热情也十分高涨。上日班的工人白天干了12小时的活,晚上再赶到学校读书;夜班的工人在上班前或下班后到学校听课,他们中大部分人从没有进过学堂,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入学后他们求知欲很强,喜欢刨根问底,恨不得一下能学到所有知识。学校成立后因教育效果好,很受工人欢迎,新怡和纱厂先后有百余名工人入学,不少工人还自觉组成读书小组,围绕如何与剥削阶级作斗争、如何由工人掌握自己命运等问题进行讨论。学校每两周举行一次校务会,教员与学员一起研究校务,并一起唱歌、演剧,这些活动也进一步增进了师生的革命情谊。

曾经读夜校的老工人张明(沈德明)回忆说:“上课时,老师和蔼可亲,课讲得通俗易懂,并能将文化知识教育和宣传革命道理紧紧结合在一起。如讲到‘中国’这个词时,就讲中国的地理、人口等等,使学员初步了解自己的祖国。当教到‘工人’这个词时,老师就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一个大大的‘工’字,然后指着‘工’字说:这个字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是个顶天立地的硬汉子,我们工人阶级就是天下的主人。趁此机会,老师又给我们讲了工人阶级的形成、发展和崇高的历史使命。还介绍了苏联十月革命的情况,讲苏联劳动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推翻反动统治,当了国家主人的情况。”这些教导逐渐让工人们萌发了革命与抗争的朦胧意识。


撰稿:上海市杨浦区档案馆 徐小萌

点赞0 收藏0